手工作坊?宋青苑的提議,讓屋內的三個人都驚住了。

開作坊,那可是要做買賣啊!

那可是大事!屋內的三個人相視一眼。

陷入了沉思。

宋家一直是本本分分的耕讀人家,最多的也就是去鎮上,縣裡賣個框,賣個雞蛋。

哪怕賣草帽,也只是補貼家用。

腦子裡根本沒有經濟意識,沒有意識到要把買賣做大。

宋青苑的提議,如同一道驚雷,在三個人心中炸響。

“不行!不行!”周氏搖頭,率先反對,“開作坊那得多少錢啊!不能家裡剛掙了點錢,就這麼霍霍。”

在她的思想裡,開作坊那是有錢人家乾的事,誰家要是有一座作坊,那可是相當有面子的。

可是他們宋家?沒這個財力啊!

“開作坊,不是小事!”宋誠禮也不支援,他一輩子在地裡刨食慣了,不想輕易冒險。

“爹當上了驛丞,家裡的日子,眼看就好過了,不用在想著賺錢的事。”宋誠禮道。

“爺的月例也不過一個月二兩......”宋青苑道。

“二兩不少了......”宋誠禮眼裡帶著滿足。

二兩銀子在莊稼人眼裡,那可是好大一筆錢。

最重要的是每個月都有二兩,那一年就是二十多兩,足夠一家人吃飽穿的。

宋青苑微微搖頭,她這三叔真容易滿足,安於現狀。

今天在這裡的若是她爹,恐怕就會雙手支援吧。

“爺,奶,咱們家也不用蓋作坊。就是僱傭幾個人,每天掐掐辮子,做做草帽,暫時不需要什麼成本的。”宋青苑勸著。

“就像咱家前幾天請鄭婆婆她們幹活一樣。”

“現在又沒急活,請別人幹啥,咱家就能自己做。”周氏抬眼道。

“別人家的辮子就不收了,找幾個固定的人家給咱家掐辮子,咱們自己人做成草帽。”

“就是賣不了那麼多,少賣點,賣的便宜點,也能貼補貼補家用。”

“你奶說的對!”宋老爺子接話,“開作坊的事,就別提了。”

草帽的做法都賣了。

榆林縣這邊很快也會有人跟風,到時候賣不出去,開作坊有啥用。

哎!掙了點錢,他這個孫女的心就大了,宋老爺子默默的嘆氣。

宋青苑也意識到自己提的不是時候。

她的計劃也不方便現在就說出來。

既然家裡人都不同意,就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