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這兩年大家夥兒日子都過得不錯了,可潛意識裡,大夥兒還是覺得大鵬鎮還是原來的那個小地方。

直到有了學堂,他們才感覺,他們的日子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說這個學堂是咱們縣衙和池掌櫃一塊兒辦的,有衙門撐腰,誰家孩子要是能進去唸書,那就相當於一腳跨進了舉人門了!”

“是不是啊?那怎麼才能進這個學堂讀書呢?”

這個只要能進學堂讀書就等於一腳跨進舉人門的傳言,從這個只有兩人的小圈子,一下擴散到全鎮人的耳朵裡了。

就像是一面平靜的湖面,忽然丟進了一塊大石頭一樣,激起了千層浪。

說這話的人一句輕飄飄的話是說得容易了,可池離離就難了。

面對一波接一波前來家裡套關係、走後門的人,池離離應付得頭都要禿了。

“這位姜嬸子是吧?我真不是你二姨媽的弟弟的朋友的小姑子的妹妹的女兒,我娘沒有姐妹,你真的認錯人了。”

池離離一臉尷尬地跟眼前這夥熱情的村民把他們之間的關係縷清。

這兩天,她八大姑七大姨,上至祖宗八代、下至親朋好友,所有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冒出來了。

光是縷清楚這些關係,就廢了池離離不少腦細胞。

可她根本就不認識他們啊!

隔壁的池家人見這麼多“親戚”來找池離離,身為池家老堂的池鐵樹,滿是無奈。

今年他把家裡的地都租給池離離了,池家的日子才好過了一些,至少可以吃飽了,但也僅限於此,池離離的光,他們這輩子是沾不上了。

唉!悔啊!

“大姑娘,你就是我二姨媽的弟弟的朋友的小姑子的妹妹的女兒啊,你不記得了也不怪你,都怪你爹孃走的太早,但是咱們這麼親啊,是一定要認的。”

說著,那嬸子把身旁的一個小男孩推了上來。

“大姑娘,你瞧瞧,這就是你外侄兒,明明快叫小姨。”

“別別別,別叫!”

池離離在那孩子開口之前制止了孩子跟她認親,“大嬸兒,你不就是想把這孩子送到學堂裡來唸書嘛,這樣,你把他名字告訴我,我記一下。”

那嬸子見池離離鬆口了,一家人又上前一步,將池離離團團圍住。

“我家的么兒叫聰聰,六歲。”

“俺家小子叫凡凡,池掌櫃快幫俺記上呀。”

“……”

好幾個名字同時報過來,池離離頓時有種上當了的感覺。

罷了罷了,先記下吧,反正學堂蓋得夠大,能同時容納三千個學子。

大鵬鎮全鎮人也就一兩萬,孩子能有多少?

池離離累了大半天,廢了好大的勁兒才把這群“親戚”打發走。

回到屋裡的時候,她腦子還在嗡嗡嗡,手腳已經抬不起來了,直接躺在地上。

顧山風這兩天也是長見識了,原來普通百姓們巴結關係的手段這麼直接、這麼吵,比京城裡那些不動聲色給他送禮搞關係的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