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口徑的榴彈炮,可不單單是比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威力要大那麼簡單,就連射程也遠了不少!更何況,朱可夫將軍還將日軍的陣地劃分成了若干轟炸區,還將這些轟炸區都編上了編號!

這,便是切可諾夫將軍的底氣所在了——他要將這些小鬼子陣地連人帶物都轟個稀巴爛!

“報告將軍,根據炮彈的方向,卑職的推測是第39轟炸區。”一名身材高大的蘇軍中校分析道,他是這裡其中一個炮兵營的營長。

“報告將軍,卑職與格萊夫中校的意見不同,我推測是第52轟炸區。”另外一名蘇軍中校出聲分析道。

“報告將軍,卑職與格萊夫中校、哈科斯基中校的意見不同,根據卑職以往的作戰經驗來看,應該是第40轟炸區。”又一名蘇軍中校出聲分析道。

……

沒錯,為提高射擊精準度,切可諾夫少將將手底下的這些炮兵營長們都集結在了一切分析敵情,他們必須要在日軍停止炮擊之前完成敵情研判。

對此,切可諾夫少將也顯得有些不緊不慢,他讓手下們各個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最終目標基本上都是鎖定在第39轟炸區、第40轟炸區、第52轟炸區這三個轟炸區。

若是錢袋子向來都很緊的小日本,估計要因為這三個轟炸區的分歧而吵得不開交了。

可是老毛子是什麼人?那在軍備上面是相當捨得砸錢、並且是相當有錢的人啊,於是乎,切可諾夫將軍大手一揮:“將這三個轟炸區全部火力覆蓋,每門火炮必須要打上一百發炮彈!”

這一幕是否有些熟悉,不錯,像極了後世的某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今晚全場趙公子買單,尖叫聲~~~

……

日軍的炮擊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為防止炮轟目標移動方位,安倍本雄還將自己炮擊的範圍都向前後左右都覆蓋了一些。

當然了,也正是這個原因,致使蘇軍陣營圍繞著這個轟炸目標產生了較大分歧,奈何蘇聯人有錢啊,直接全部火力覆蓋啊,反正前後左右都是小鬼子啊,轟炸他們死了也就是順便的事兒,一點兒都不帶冤枉的。

日軍的炮兵很忙,蘇軍的炮兵也很忙,但天空中的戰場卻沒停止戰鬥。

原來是日軍在發動炮擊之後,蘇軍的飛機也緊急升空奔赴前線,正好與來前來支援前線作戰的日軍飛機撞了個正著。

於是乎,雙方的飛機就圍繞著哈拉哈河戰場上方的制空權展開了激烈廝殺,一架又一架的飛機在空中冒著黑煙,然後墜毀。

這些墜毀的飛機中,有蘇聯飛機,也有日本飛機,每一架飛機的墜落都意味著機毀人亡的結局。

十分慘烈。

等到日軍炮兵停止炮擊,這場空戰大抵也已經結束了,雙方都在丟下了四五十架飛機之後便默契地離開了戰場,將話語權留回給地面了。

……

切可諾夫少將等日軍炮兵停止炮擊的這一刻等太久了,他已經迫不及待了,他要讓他麾下的炮群露出尖銳的獠牙,然後將這些日軍炮兵們一鍋端,他們等著一刻,已經等了整整兩個小時了!

……

PS:第三更送上了,不早了,各位晚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