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想法?(4/4)(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下午的開拔出徵儀式,也沒有大搞特搞,就是張天海大手一揮宣佈出發以後,這支部隊就正式踏上了出征的路途。
張天海的車輛沒有走在最前面,也沒有走在最後面,他的位置位於正中間,在小火輪載著他們部隊過了長江以後,他們就走上了前往江西九江的路途。
六千人的部隊那可以是排起的一道長龍,特別是還拖拽著火炮,再加上這些部隊大多數人扛著機槍,還有擲彈筒的,一路瞧著倒是挺壯觀的。
這樣一支部隊比起後世的部隊,那自然是有諸多不足的,但在這個時代就這樣的一支部隊,那無疑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讓張天海感到可惜的是,他們終究還是沒有裝備相應的衝鋒槍裝置,要是有這些武器裝置,別說讓他們去打波田支隊了,就算是讓他們去打近衛師團,他們也敢拼一拼!
然而世事哪有那麼多如果?許多事情也就只能夠想象一下,或者說是YY一下。
令到張天海感到比較滿意的是,他的這支部隊還是算得上是比較士氣高昂的,總有一股雄赳赳氣昂昂的感覺。
或許是說,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鳥人終究還是帶鳥兵的。
像張天海這種精英中的精英,他帶出來的人,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總有一股想逮著日寇決一死戰的感覺,或許這就是身為精銳部隊的自信了。
用《亮劍》裡邊李雲龍的話來說,那就是“手裡的傢伙好了,咱們的腰桿才能挺得硬”。
用這一句話來形容張天海的部隊,那是再適合不過了:畢竟張天海的部隊也是屬於在國軍部隊戰鬥序列裡邊,裝備算是頭等一的好的部隊了。
無論如何,他們都算是國軍碩果僅餘的德械部隊了。
如果不是有何應欽何部長在後面撐著,估計這支部隊早就被吞併進其他派系了,比如說陳誠的土木系,又或是湯恩伯的第十三軍派系,又或是併入原來由宋希濂撐起一面旗幟的國民警衛軍派系。
雖然說原來的國民警衛軍一系已經因為南京保衛戰之後,國民警衛軍部隊已經死傷殆盡了,又因為王敬久、孫元良這一派人,都已經出事了,這才由宋希濂能勉強頂起。
可是,單單靠宋希濂第七十八軍,勢力終究是弱小了些,要是論起第九戰區警衛第一團的根源而言,也應該是分配到宋希濂的部隊比較合適的。
書歸正傳。
總之,張天海這支部隊無論從哪個方面上來看,都是極為囂張的。
頗有一些張靈甫第七十四師在橫掃華北戰場時的意氣風發。
也不知道為什麼,張天海看著自己的部隊,竟然會聯想到這一幕。
預聯想到此處,張天海心中就莫名的一陣警惕了起來:歷史上已經有了張靈甫這一個反面例子,他可千萬不能做得罪友軍的事情,否則他遲早也是會重蹈覆轍的,反正就是要低調行事。
“王亮,你過來一下。”站在路邊,張天海叫了一聲同是站在自己旁邊的王亮。
“是,團座。請問團座有什麼吩咐呢?”王亮應了一聲後,趕忙是走到張天海的旁邊問了一聲。
“馬上致電,李漢魂軍團問一問他們已經走到哪裡了。”張天海吩咐了一句,沒有絲毫的猶豫。
畢竟在張天海的安排中,他們部隊就是要跟著李漢魂軍團的步伐走的。
(備註:李漢魂軍團,即為第二十九軍團,下轄第六十四軍。)
“是!團座,!卑職明白了。”王亮應了一聲之後,趕忙去找通訊參謀去了。
沿途的路,正是泥土構成的路,並沒有像後世做到的那樣,村村通水泥,這裡的條件完全是可以用落後來形容的。
或許是因為下過了一場雨,這裡的路顯得格外泥濘,部隊行進的速度也顯得較為緩慢了。
看著這一幕,張天海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按照這個進度,要想及時到達九江,那將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