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何繼業要出手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篤篤篤……”
第三戰區直屬第一團政訓科科長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何繼業想也沒想,就直接說了一句:“進來。”
此時的何繼業正在整理一份檔案,具體是關於憲兵隊改制問題的檔案。
對於何繼業來說,憲兵隊的建制確實有些有些不倫不類的了,再者說,按照團部最新擬訂的預備擴編建制的動向,憲兵隊的編制確實也小了些。
憲兵隊關鍵時刻可是督戰隊,平時也是維護軍隊秩序,如果是僅僅只有這麼一百來號人,沒擴編之前確實夠用,可擴編之後就不夠用了。
說到這裡,該是閒話聊一下政訓科這個科室了。
政訓政訓,顧名思義,就是與政治訓練方面有關的,要是換到現在,就相當於是人民解放軍政治部般的存在,哦,給為準確地說,換算到團級單位,也就是團級單位政治處。
總的來說,也就是政工組織。
只是在國軍之中,這個政訓科地位確實是有些尷尬,也許是因為制度的不同,所以地位也就和我軍之中的地位是不大相同的。
政訓部門的成立具體得追溯到1930年到1932年間。
由於1930年到1932年間,國民黨的政工組織較為鬆散,事權不統一,而且沒有中心機構的領導。
介於這種現狀,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直至1933年,終於成立了政治委員會政治訓練處,所有部隊、學校、機構的政工,均受其直接管轄,並正式確立政工為軍隊建制,全國政工才歸於統一。
此一時期的政工制度可歸類為配屬制,軍、師、旅政訓處附設於軍、師、旅司令部,各級政工主管受同級部隊首長指導,兩者關係僅止於附設與指導,體制上既非獨立機構,又非幕僚單位,地位上則既非黨代表,又非軍隊的成員。
所以,在各部隊的部隊首長看來。政訓科的存在,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很多部隊都是將檢查風紀的職責交給他們,僅此而已。
而張天海也不例外,他也是把檢查風紀的職責交給了他們。
只是張天海和其他部隊首長不一樣的是,他是直接給了一支編制相對較為龐大的憲兵部隊給何繼業管轄。
要知道,其他團級部隊的政訓科,最多也只有一個排而已,雖然說在權力方面看來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人確實也忒少了一些。
所以,綜合起來看的話,張天海還是相當仁慈的,起碼在給了政訓科較大的發揮空間。
畢竟說,張天海來自於後世那紀律嚴明的人民解放軍,所以他在軍紀方面還是相當看重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賦予了政訓科較大的權利,比如督戰隊和執法隊基本上都是用政訓科領導的憲兵來進行擔任的。
“團座,您怎麼來了?”見到張天海進來之後,何繼業立馬是站了起來迎了上去。
就算他是何部長的侄子,但官場上的規矩還是要遵循的,更何況,張團長確實是一個比較能幹,而且是能夠帶領他們加官進爵的長官。
“哎,我這裡來這裡,是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吶……”張天海長嘆一聲。
“嗯?團座何出此言?”何繼業開口問道,他的眉頭都有些是微微皺了起來,畢竟是能讓團長親自到這裡來求他辦事兒的,必然不是件小事兒。
“咱們現在是遇到了一個極大的困難,可能需要你何科長出手幫忙解決了。”張天海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椅子上,看著何繼業說道。
對,就是那一種面露難色,及其難受的那種感覺。
不說是使人聽者傷心,見者流淚的那一種,那也是差不多的了。
“嗯?團座請說,卑職洗耳恭聽。”何繼業年輕歸年輕,但在對待問題方面還是很有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