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局勢有變(4/5更,求推薦票、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嗚~嗚~嗚~~~”
火車的汽笛聲在響著,火車車輪敲擊鐵軌時發出的“哐當哐當”聲不絕於耳,緩緩地向了徐州。
和來時差不多,回去徐州也是用了八個小時。
待到回至徐州時,已經是早晨的六點時分了,四周一片銀裝素裹,就連那古色古香的徐州城頭佈滿了皚皚白雪,在天還沒亮的時分散發出點點熒光,看上去好看極了。
隨著張天海率領第三戰區直屬第一團返回至徐州,暫時中斷的整訓計劃再次展開。
張天海的部隊再次開始整訓計劃的時候,第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兼青島海軍總指揮、民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的沈鴻烈處境可不好,他正帶領海軍陸戰隊的官兵往諸城方向撤退。
沈鴻烈原出身於東北軍,是東北軍的海軍代總司令兼第一艦隊司令官。
後來,在東北易幟以後,就被編為了民國海軍第三艦隊,並出任第三艦隊司令官一職。
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淪陷,民國海軍第三艦隊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軍港,只能是撤往青島軍港進行駐防。
後來進駐了青島軍港之後,第三艦隊內部發生了“嶗山事變”。
嶗山事變後,沈鴻烈徹底掌握了第三艦隊,還導致了時任青島市市長的胡若愚辭職,然後沈鴻烈出任青島市市長一職。
……
此次日軍先是封鎖了青島軍港之後,然後對國軍的各類艦艇進行了毀滅性轟炸,再進行登陸作戰。
戰鬥激烈程度雖不及淞滬戰場,但也不會相差太多,勢單力薄的國軍海軍陸戰隊根本就不是武器精良且在海空炮火聯合封鎖之下的對手。
於是便有了沈鴻烈率領海軍陸戰隊(兵力約為一個旅)撤退的這一幕了。
“快,快!加快行進速度!”沈鴻烈坐在裝甲車上朗聲喝道,相比於裝備十分低劣的川軍,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可是好太多了。
畢竟海軍陸戰隊是出生於原來的東北軍,首先步兵裝備上就不會差到哪裡去,就算是後來沈鴻烈主政青島之後的擴軍,那也是買的日本人的槍械,裝備自然也不差,畢竟青島也是個重要的港口,稅收方面除了能維持海軍第三艦隊的日常使用之外,還有部分錢剩餘,這筆錢自然是拿來擴充以及維護海軍陸戰隊的。
本來這支海軍陸戰隊還有一個旅外加一個團的兵力,只是在守衛青島的時候,那個團打沒了,於是只能夠合編成一個旅了。
諸城只是下一個防衛地點而已,若是日軍進一步緊逼,那麼他們只能撤往鄒縣方向了。
畢竟曹福林的第五十五軍也還是在那裡的,大家都是第三集團軍所部,歸併到一起,多一份抗日武裝力量,那也是正確的。
……
十月十二日,山東聊城督察專員範築先率眾轉戰於清平、茌平、聊城間。
十月十四日,島田師團(島田清信第七十七師團)兩萬餘人,由天津絡繹南下;
津浦線右翼蒙陰、黃縣發現敵蹤,左翼國軍堅守嘉祥;
津浦線正面之第二十二集團軍由滕縣向北進攻,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親臨前線指揮,攻克鄒縣;
南段之敵軍攻陷巢縣。
短短几天時間,前線形勢便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這是讓張天海等人的心也不禁跟著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