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到滁州(1/5更,求訂閱,求打賞等各種)(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個訊息,張天海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又沒油了,感覺他就像一個收入不高的工薪階層卻供一輛號稱“百公里一個加油站”的納智捷大7……
唉……男人太難了。
“劉副官,咱們還有多少天的口糧來著?”張天海問起了旁邊的劉侯銘道。
“團座,咱們的口糧還夠三天食用。”劉侯銘報告道。
“那行吧,留兩塊大洋下來,其他全部大洋拿去去其他部隊購買柴油!”張天海大手一揮道,那模樣可是相當豪氣。
“啥?!就留兩塊大洋?!”周方傑和劉侯銘同時瞪大了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兩塊大洋,可是四百多人要吃飯呢。
“別問了,直接執行命令吧!”張天海甩了甩手,滿是不耐煩地說道。
周方傑與劉侯銘對視了一眼,面面相覷,卻還是選擇了執行命令。
於是乎,全營“眾籌”出來的三百來塊的大洋就再次投入到購置柴油的用途中來了。
不過,市面上哪有正規的柴油?於是,張天海等人只能用“老規矩”了——行賄其他地方部隊的軍需官,等他們想辦法搞一點柴油出來再購買了。
行賄不是個好手段,但就目前來說,絕對是最有用的手段。
也就是在這天,身處武漢的何應欽何部長也終於得到特務處長戴笠的調查結果。
“喂,我是何應欽。”坐在這古色古香的辦公室內,待到電話鈴聲響了兩聲之後,他終於拿起了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了一陣低沉的聲音:“喂,教育長,我是戴雨農。上次您要的關於蕪湖作戰的那支第七戰區直屬部隊已經調查到了,是一支臨時編成的突圍部隊,據他們自己封的番號就是突防團,其成員也基本上是由中央軍的成員組成,以教導總隊的潰兵為主。指揮這場突圍作戰的是第三戰區直屬第一團的團長張天海,此人是黃埔第七期的學員,先前在第三十六師擔任二一六團一營營長。”
聽到是張天海之後,何應欽有些詫異:張天海的部隊不是已經過江了麼?小子怎麼還就在南京?
“嗯,張天海這個人我知道,他的部隊也是我親自下達的命令組建而成的,就連這個團裝備也是我親自核準下發的。能說說看,他為什麼會出現在蕪湖,按道理說,他應該跟隨第三戰區直屬第一團在前往徐州的路上才對。”何應欽直言道。
“接下來的就是我要向您彙報了,教育長。”戴笠的聲音依然低沉,或許幹特務的本來就是這麼神秘的。
“嗯,你且說。”多年的高官生涯早就已經讓何應欽變得處事不驚了。
戴笠清了清喉嚨,說道:“就學生的特務處調查到的結果是,張天海所部在渡江時,並沒有跟隨大部隊進行渡江,而是留下了一個特務連作為從南京正面戰場突圍之主力,其在違抗命令留在南京之後,便以他的特務連為基礎,迅速組建了一個加強團的兵力,約有三千五百人左右,其在突圍時還帶了三千六百多名百姓一起突圍。”
“就這麼一群潰兵組成的烏合之眾還能攜帶三千六百多百姓突圍?!”何應欽幾乎是以為自己聽錯了。
“對,而且還突圍成功了。據監聽日軍方面的情報得知,日軍在圍剿這支‘突防團’的時候,也遭遇了不小的損失,其中駐守蕪湖方向的日軍第十八師團所部損失最為慘重大概損失了一千五百餘人,像荻洲立兵的第十三師團和谷壽夫的第六師團也追剿戰中也損失了一千三百餘人。”戴笠毫不掩飾其中的欣賞之意,黃埔系五期之後有哪個軍官能強悍到此種程度?
“也就是說,這一支由潰兵組成的部隊還能給敵軍造成了如此之大的損失?!”何應欽的呼吸有些急促,彷彿是撿到了一個稀世珍寶一般。
戴笠沉聲說道:“對。或許學生不該多言,但憑學生的直覺,教育長會想要重用此人。學生個人覺得,張天海此人可當一員奇將,但不能作為大將。學生言盡於此。對了,張天海在突圍時,還把裝甲兵團的趙鵠振的戰車連給救了下來。”
“嗯,既然如此,你便先忙吧。你的建議,我也會考慮一下的。就先這樣了。”說完,何應欽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坐在自己的皮椅上,何應欽開始思考起了戴笠的建議——為什麼一向做事如此穩重的戴處長會提出此建議?好像他們之間也沒有矛盾吧?
“這小子到時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啊,這一抗命就算了,還抗出這麼大的功勞來了。要是傳到委員長那裡還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呢。”何應欽喃喃著說道,惜才之心他是有的,可是這抗命絕對是殺頭大罪,要是處理不好,可是會在國軍之中起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
當想到這一層,何應欽忽然就明白了為什麼戴笠會有如此建議了——“可當奇將,但不能作為大將”。
大將的全域性意識是非常強的,而張天海不夠;要是作為奇將,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那可是能把將戰局逆轉乾坤的。
想到這裡,何應欽的心裡已有定論。
……
PS:三千大章送上,這一章完畢之後,豐富多彩的第三卷也將展開了。
感謝起點書友20170301230838005的100點幣打賞和月票兩張!
如不意外,今天也是五章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