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田福堂要送女(第2/5頁)
章節報錯
潤葉媽已經把菜都弄好了,八個菜裡面有五個都是硬菜。
許大茂:“這也太豐盛了,謝謝田支書的熱情款待。”
“許老師,你可是稀客,這都不算啥。”
“對了, 今天有煎餅嗎?這陝北的煎餅可是一絕。”
“用煎餅把這些菜捲起來, 配點蘸汁那才叫好吃呢。”
田福堂:“許老師,您對額們這裡的吃法,還挺熟悉嘞。”
“咋能沒有煎餅呢,都準備著呢,您說什麼時候吃,咱們立馬就上。”
陝北的煎餅,是典型的民間小吃。
其製作程式繁瑣,對水的軟硬度有嚴格要求。
要用泡軟的蕎麥糝糝洗出糊糊,沉澱好後,舀入專用的篦子上一張一張攤出來。
成品潔白如雪,薄如蟬翼。煎餅嬌嫩不易儲存,須在短時間內食用。
今天田福堂準備的是,陝北地區的特色米酒。
米酒為黃色濁酒,呈粥糊狀、渾濁黃稠、如黃河萬里濁水。
陝北也叫它“甜酒”、“稠酒”、“濁酒”、“混酒”。
在當地,各家各戶在過年的時候,都會做一點。
這東西相當考驗技巧,做得好的、甜;做得不好、酸。
入口的第一感覺,那就是餿敗,給人一種難以下嚥的感覺。
等你再嘗一口時,甜味上口,非常耐得住品味。
再喝的時候,米香、酒香、甜香,撲面而來,喝完胃間無比的舒爽。
米酒酸了不好喝,太甜了又不香,必須恰到好處才行。
早在元曲當中,就有描述這種黃色米酒的。
無名氏雜劇《延安府》。
“俺準備些肥草雞兒、黃米酒兒。”
說的便是肥的母雞、黃的米酒一一或黍做的酒。
無名氏雜劇《硃砂擔》。
“他昨日多吃了幾碗酒,我則是多吃了那幾碗黃湯。”
黃湯也是黃色米酒一一濁酒。
更有著名詩人賀敬之,在詩歌《回延安》中寫到。
“一口口的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
村中人家自釀的米酒,田福堂都喝過,自然知道誰家酒香。
這是他今天專門從別人家淘換回來,招待許大茂的。
許大茂喝了一口,感覺確實挺不錯的。
比在原西縣那幫人,招待自己還要用心。
兩個人推杯換盞,完全無視在在場的女性,不過她們也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