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溜冰 幫於麗 於麗的燕返(第2/7頁)
章節報錯
於是許大茂的挎包裡面,憑空出現了兩包煙。
這大冷天的在門口站著,沒有什麼比抽根菸更提精神的了。
走到他們身邊,再一次狠狠的表揚了一下。
大碗的雞湯彷彿不要錢一樣,灌進兩個人的口中。
在兩個人從新恢復精神的時候,每人一包香菸就甩給他們。
至於他們是自己抽,還是拿去換錢,那就不歸他管了。
許大茂回到自己的房間,舒服的躺在床上。
翻來覆去的感覺沒有意思,起身從系統商店裡面買好酒菜。
擺放到桌子上面,開始了自斟自飲。
當天晚上許大茂睡的很舒服,沒有人過來大打攪他。
第二天早上,吃完飯等周曉白的同時,也在教導幾個孩子繼續畫畫。
“大哥哥。”
許大茂抬頭一看,今天周曉白的腳踏車把上,竟然掛著兩雙“跑刀”鞋過來。
看來她這是打算去溜冰呀,不過也是這個運動,可是現在最吸引人的活動之一。
過去在四九城,除了那些那些的八旗子弟人能溜冰外。
一般的老百姓,在冬季裡沒有合適的體育活動。
一直到解放以後,四九城的什剎海“人民游泳場”結冰後,便成了天然的滑冰場。
那個年代基本沒什麼活動,所以滑冰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
是漫長的冬季中,最吸引人的運動,所以對於無聊的呆在家的人來說,滑冰是無法抵擋的冬季誘惑。
60年代的時候,就連體校都在什剎海邊上,成立了速滑培訓班。
他們所有的學員們,都在什剎海冰場進行訓練。
這些學員們穿的都是這個時代最時尚、最惹眼的“跑刀”。
那時候四九城的人穿冰鞋,講究的是“天津的鞋,黑龍的刀”。
一雙鞋三四十塊,這可算得上是算是頂級消了。
一般的的家庭根本不起,買一雙那玩意的錢,
去老莫消費一次,回來吹一年的牛掰不香嗎?
買兩雙那玩意的錢,換成腳踏車永遠拉風不好嗎??
就連許多特殊的孩子,也都是幾個“發小”共用一雙。
當然老百姓的辦法多的是,穿不起跑刀,那就自己想辦法。
人們改裝的很簡單。在木板上鑲上鋼條或鋼片,然後綁在鞋下面就成了,當時人們管這種自制的叫“凌鞋”。
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是四九城滑冰運動最為輝煌的年代。
到那時候跑刀的價格也下來了,你說是彌補遺憾也好,報復消費也罷。
反正幾乎每個四九城的家庭裡,都有一雙或幾雙冰鞋。
滑冰也成為了一種值得驕傲的本領,有的家庭甚至會組團滑冰。
但七八十年代,還是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
冰鞋也是世代傳承,一雙冰鞋可能是從爺爺傳給兒子,兒子又傳給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