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找了間廢棄的屋子休息,不過因為林六的事,整個氣氛不好。眾人默默吃著乾糧,林六一個人躲得離篝火老遠。

林健雄飯後依舊帶秦超、李獎去練刀。丁莫野三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早早就去休息。

隔天還是同樣情形,三人騎馬在前,四人在後。

林健雄沒放過林六,還是逼著他推車快跑。正因為速度加快,原本兩天的路程,用了一天半就到南陽。

三人到了南陽城下,丁莫野下馬背起藥簍,揮手向兩人告別後,一個人獨自前往武當山。

"我們先進城安排好住宿,過中午應該健雄他們就能到。今天還來得及去拜會神戟門的‘一戟破天’"周浩民,明天早上去臥龍幫投拜帖。"闕亨道。

兩人牽馬進城,闕亨熟門熟路的找到客棧安排好今晚的住宿。來到客棧大堂點了些吃食,闕亨見凌子靖自丁莫野離開後,便有點心不在焉,問道:"你是擔心你師弟嗎?"

凌子靖點頭道:"嗯,伏牛山一代盜匪多,他一個人去武當山拜師,我有點擔心。"

"拜師?我還以為他是進伏牛山採藥。"闕亨驚訝道。

"莫野是去武當拜師學內功,我們兩個約好誰先學會內功,再教會彼此。"凌子靖道。

"學內功?你們不會內功?別開玩笑了,你沒內功怎麼能招中化招?"闕亨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

"招中化招要用內功?我是純用手腕力量。"換成凌子靖露出副莫名其妙的樣子。

闕亨拉過凌子靖的手腕,摸摸捏捏,道:"沒有內功也能用出招中化招,你這腕力也真嚇人。不過學內功也不用去武當拜師,莫野都十幾歲,年紀也過了,武當派不可能收他。況且以他那種個性當道士,那不就是去禍害武當。"闕亨呵呵笑道。

"他就是抱定主意要學內功,前一段時間還去了少林寺。"凌子靖道。

"他是真發了瘋才會去少林武當拜師。先不說人家收不收,少林武當那種內功沒練個五年八年根本看不到成效。你聽過少林武當有十八歲以下成名的高手嗎?沒聽過吧!因為他們的練的功法需要五年八年才能小成做到內氣外放,坐功功法時間既久,初期效果又不明顯,還不如學動功法來得快呢。"闕亨說。

"動功法?"凌子靖疑惑的問道。

"就是由外而內練內功。"闕亨道。

"由外向內練,還有這種方法?"凌子靖問。

闕亨一臉不解的看著凌子靖,道:"江湖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用這種方法練內功,方法多的是,至少我就知道好幾種。"

凌子靖尷尬道:"我不知道,我以為內功就只有坐功。"

"這些功法也不是大秘密,鏢局的鏢頭鏢師你找誰都能跟你說出個一二三來!"闕亨道。

"我以為打聽這種事是犯忌諱。"凌子靖道。

"你打聽誰是他家的隔壁老王才會犯忌諱!"闕亨道。

"我覺得莫野現在要是也在這,他會說:‘我姓王,我住你家隔壁’。"凌子靖道。

"他要是真敢這麼說,我會讓他生活不能自理,然後再送他進皇宮。"闕亨恨恨地說道。

"反正他都要去當道士,送不送進宮還不是都一樣。不過你說的由外向內練的內功我沒聽明白。"凌子靖道。

"坐功、動功都能練成內功。只是坐功是直接練全身經脈穴道,動功是先練一部分的經脈穴道,然後再一部分一部分的串聯直到全身經脈穴道貫通。前期動功的威力顯現的快,但是每個部份內力的串連都是一道關卡。坐功則是沒練個五年八年效果看不太出來。可是一旦能做到內氣外放,就算只完成了小周天,威力也比沒完成串連的動功強。不過要說哪種功法比較好,殊途同歸,最後都是一樣的。"

"簡單點說坐功是道家功。道德經說:"‘虛其心,實其腹,專氣致柔,能歸嬰兒乎‘,說的就是練氣。道家分全真跟正一兩派,但是兩派開枝散葉,分宗無數,不知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逐漸形成各派各有獨自功法。動功的來源不可考了,可是應該可以算是少林寺將其發揚光大的。少林寺一開始只有動功法,不過是西竺傳來的,跟中原的有些差異。後來達摩和尚面壁時將西竺的動功結合中原的動功,就成了少林獨有的動功法。據說鎮寺絕學易筋經就是改良後的動功法。再後來又有僧侶融合道家的調息法,發展出少林的坐功法。經過一代代的增進改良,就成了現在少林內功功法。如今江湖上常見的動功功法,就有幾種是少林寺的叛徒傳出來的。"闕亨道。

"這些事情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凌子靖道。

"要不是已經認識你,我真懷疑你是從哪個山溝溝竄出來的。"闕亨道。"先說發勁方式,子靖,你認為勁是如何發出。"

"發勁方式那麼多種,你要問的是哪種?"凌子靖道。

闕亨道:"不錯,發勁方式就是因為太多,所以練外功之人總是侷限於身體的發勁方式。不過你是純用肉體的發力方式,那就是我們所謂的本力。本力的發力方式,說穿了也就兩種──旋轉力跟槓桿力。動功內力的發力方式卻完全不同,……”頓了頓,又道:"純練外功的人往往忽略一個重要地方──脊柱之力。坐功法練的是氣海丹田,內勁收發都在氣海,但動功法的收發勁是以脊柱為主,透過肉體的本力凝聚,呼吸的調節,貫通出一條或者多條經脈,連線脊柱對應的穴輪。蓄力於脊柱穴輪,發力於脊柱穴輪,這就是動功跟坐功最大不同的地方。"

凌子靖疑惑問道:"穴輪?"

"就是穴輪。脊柱有九個穴輪,他跟氣海丹田是差不多意思,也是用來修練跟儲存內力。"闕亨道。

"所以坐功是將內力存於丹田,用的時候從丹田調出。動功是將內力存於穴輪,用的時候從穴輪發出。"凌子靖道。

"也對又不對。道家坐功是講丹田之力,但是流派這麼多,道門又重實踐,誰也不知道有沒有人也兼修動功。佛家坐功則有修丹田也有修脊柱。這兩種功法現在真分不清誰是專修誰又是兼修。而且坐功、動功孰優孰劣真不好說,只能說看誰的功夫深而已。"闕亨道。

"動功要怎麼練?"凌子靖問。

"真想學我可以教你入門,不過後續的功法你就要自己去找了。闕亨道。

"先入門再說,以後的事以後打算。"凌子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