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專程趕到長安城之中,便是為了這花燈而來。

當然,更多的文人墨客是為了這大唐的恩科而來。

說話這文士,就是為了自隋以來的開闢的科舉取士來到這長安城的。

“只可惜啊,自武德元年以來,這花燈已經放置了七年了,但都沒有人能夠將它取走。”

“從武德元年起,足足七年這麼久?這不可能吧,我大唐帝國那麼多大儒、名臣們?這些燈謎燈謎在他們眼中不就是信手拈來麼?”

有人極為詫異的問道。

不過是十個燈謎罷了,長安城百萬人口,又有無數的名臣、大儒,他們怎麼可能一個都猜不出來。

“這你就不知道,那些大儒自然是窮經皓首、以備戰之後的科舉考試,如果一朝越過龍門,這幾個燈謎算的了什麼?”

“他們那有閒心來猜這個燈謎?”

“而那些有名望的大臣們,他們便是猜中了又如何?不過是與民奪利罷了!”

“再說如果這些燈謎,他們根本就猜不出來的話,那也是面上也是無光。”中年文士笑著解釋道。

“不對,若是這十個燈謎在這裡懸掛瞭如此之久,燈謎的謎面早應該是被傳出去了,那些大儒、名臣們完全可以帶著答案過來,如此一來,也不會擔心猜不中燈謎、以至於丟人了!”

立刻就是有人發現了其中的漏洞,他有些奇怪的詢問道。

“道理自然是這個道理!”

“但你以為這瓊樓之人都是傻子麼?”那中年文士似是瞭解什麼內情,他對眾人繼續解釋道,“那十個花燈上的謎面備選就有上百個,幾乎是每有佳節到來,謎面便會打亂重組一圈!”

“如此一來,謎面常年換新,那些知道謎面、解出答案之人也是不敢輕易來到此處炫耀才學!”

“若是瓊樓今夜出的燈謎謎面與他們知道的不同,而他們又無法解出燈謎的謎面,那豈不是白忙活了一場?”

聽到那中年文士的解釋,眾人這時候方才是有些恍然大悟。

難怪這幾個花燈能夠放在這裡許久,從武德元年起,就沒有人解出這些燈謎的謎面。

而且這些燈謎本就是給長安城百姓娛樂用的,那些有身份來這裡猜燈謎,豈不是讓人笑話。

秦立桓與李丹姝二人來到此處,方才那文士的言語他自然是收入了自己的耳中。

“沒想到這長安城中竟然還有這般新奇的玩意兒,往年佳節,我與父兄皆是待在宮殿之中,倒是錯過了許多好玩的東西!”

“宮城之內過於規矩、嚴肅,姝兒倒是希望來生能夠生在普通人家!”

說完,李丹姝的那雙美眸便是往秦立桓的身上看去。

“秦哥哥,這瓊樓中那特製花燈是什麼樣子的啊?”

“秦哥哥你要不要試上一試?”李丹姝以詢問的語氣看向秦立桓。

往年從丫鬟口中便得知在長安城中,七夕節花燈之謎總是有男女情人相伴去解開。

如今中秋之夜,李丹姝好不容易能夠從宮城之中出來。

雖然不是七夕那等傳統的情人節日,但李丹姝還是希望秦立桓能與自己一起解開瓊樓留下的這十個燈謎。

這也算得上是李丹姝的一點小心思。

“十個燈謎麼?”秦立桓往那金色絲線懸掛著的十個燈籠方向看去。

“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秦立桓喃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