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一名大殿中的侍衛立刻跑上前去將密信接過,又呈給了一名皇帝身邊的老太監,老太監又將密信粗略檢查了一下,開啟呈給了宋徽宗。

氣喘的騎兵在侍衛拿走密信後,也是毫無形象的攤在了地上。

宋徽宗看著密信,久久不言,好似在思考著什麼。地下的大臣們見狀,也都是不發出一聲,靜靜的等待著。

........

“金國如今再次犯邊,派遣了十五萬大軍來襲,如今已經逼近函谷關。眾愛卿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半刻鐘後,宋徽宗終於開口說道。

“陛下,此次金國犯邊不比往年,他們定然是知道了方臘造反一事,故而派遣了重兵想趁我大宋內憂之際奪取更大的利益。”

聞言,种師道當先便站出來說道。不過說的只是他的分析。

“陛下,金國欺人太甚,想落井下石。”

蔡京也是說道。不過同樣只是說了看法,應對之法根本沒說。

其他大臣們也都紛紛贊同兩人,也說了一些他們自己的看法。

“那諸位愛卿覺得朝廷該如何應對?”

見大臣們愣是沒有一人提出什麼建議,宋徽宗早有預料,直接問道。

“這......”

然而宋徽宗的這一問,卻是讓大臣們都吞吞吐吐起來。誰也拿不準皇帝心中的想法,也都拿不準皇帝心中現在的局勢。

“陛下,金國這次之所以派遣大軍犯境,定然是看準瞭如今方臘謀反,朝廷正處於平亂之際,兵力不足。”看著龍椅上的宋徽宗面色越來越不好,最後還是深得宋徽宗親近的蔡京率先站了出來,試探著說道。“但是如今金國定然是不知方臘的謀反已經快要平息,我大宋已經有足夠的兵力御邊。”

“那愛卿覺得應當派遣何人去?”聞言,宋徽宗問道。面上根本看不出表情。

“臣覺得,豆大將軍在此次平叛中連下六城,戰功卓越,豆大將軍兵強馬壯,又有萬餘精銳騎兵,當為先鋒,定然可以再立卓越之功,打出我大宋的聲威。”見宋徽宗面上沒有表露,蔡京便知宋徽宗的意思,趕緊說道。更是推出了王漢這個讓宋徽宗忌憚的人為先鋒。

聞言,宋徽宗點了點頭。蔡京果然是猜到了自己的想法。以王漢的軍隊為先鋒,即不會讓王漢掌握禦敵軍隊的大權,還可以打出大宋的聲威,又可以削弱王漢手中軍隊實力。

宋徽宗繼續問道:“那麼又該以何人為主將?”

聞言,朝堂上頓時爭吵了起來,主將的權利雖然很大,但是鍋更大。大宋與金作戰,幾乎是屢戰屢敗。若是敗了,定然是要有人出來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