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剛才說道修路的事情。”李明超對白雅玲說道:“這個事情是值得討論的,你再去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吧,我可以出百分之七十的錢,剩下的你們來湊,看能不能夠成事。”
發展鄉村,自然還是那句話:想致富,先修路。
道路通了,很多事情都好辦。
物資可以更加容易進去,生產的貨物也能夠順利運出來。
就比如說養豬,李明超覺得這個是有搞頭的。
現在城市裡面吃到的豬肉,大部分都是用飼料給填喂出來的,沒有什麼營養價值。
所以一些比較講究的有錢人,比如黎嫦他們家,就會有專門的供肉農戶。
那是專門挑選過的精品豬仔,放到了農戶下面,然後讓放養出來,在山上散養。
這種豬肉吃起來,味道特別香噴噴的。
雖然是比不上那種野豬,但是也跟飼料填喂出來的豬肉,要好很多。
“那就太感謝老闆您了!”白雅玲差點跳起來,她激動地說道:“這麼多年了,不少人都提過要修路,但是始終都沒有能夠搞起來!”
“你也先別高興得太早。”李明超說道:“他們未必會同意。”
“您都願意出百分之七十了,他們肯定會同意的。”
“未必。”
“為什麼?”
李明超其實明白,村民們是恨不得李明超出全部的錢的。
在他們的眼裡看來,李明超的錢就是大風颳來的。
靠著花海,李明超是賺得盆滿缽滿了,出這麼一點錢來修路,是天經地義的。
可是李明超之所以要提出職員椅出百分之七十,是留了一個心眼的。
道理很簡單。
如果你一開始就給他們全部,他們未必會感恩戴德。
經過了討價還價之後,李明超再做讓步,他們就會歡心喜地的了,到時候能夠避免很多的麻煩。
“你先去做一下他們的思想工作再說吧。”李明超對白雅玲說道:“雖然我不是花海的人,但是我感覺我比你這個在這兒土生土長的人呢,還要更加了解花海。”
“行吧。”
鳳晴花海做出來的糕點,確實是好吃。
眾人吃起來,是稱讚不絕。
李明超看向了盧文靜,這才說會道了正題上面來:“剛才喊你過來,其實是想要問一問你們家養豬的事情的。”
“我爸?”盧文靜皺起眉頭:“他沒有什麼文化,只會養豬,這有什麼好問的。”
“哎,你可千萬別這麼說。”李明超擺了擺手,說道:“勞動人民的智慧裡面,其實是大有學問的,你可不要看不起你爹!”
盧振興的養豬場雖然規模不大,而且也是放在豬欄裡面圈養的,但是李明超還是想要讓他來做一下組織,看能不能夠做一個放養的養豬場。
“可是我爸沒有放養過。”
“道理是一樣的。”李明超說道:“其實你們家的這個小生態,是非常有科學根據的,你們家有魚塘,甘蔗地,還有養豬場,你以為就是那麼簡單的幾樣專案嗎?”
“難道不是嗎?”
眾人也不太明白,李明超到底是要說什麼。
“豬糞可以用來種甘蔗,甘蔗葉子可以用來餵魚,而魚塘裡面產出來的淤泥,則是可以用來養甘蔗,還有一些魚塘底下的藻類和水草,則是上好的豬飼料,這是一個迴圈生態鏈啊!”
連盧文靜都從來沒有想到這一層,她只知道他爹是每天起早貪黑,又是割草又是挑糞的。
從來沒有認真地想過,她爹盧振興為什麼要做這三樣專案。
看來確實是有一定的聯絡。
“生態鏈建立起來之後,是能夠省去很多的成本的, 這一點,盧大叔,確實是做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