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周瑜之死。(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不是不想盡忠報國,怎奈何天命已經斷了,你等好好侍奉主公,共同成就大業,我先去也。”周瑜說完,昏絕而死亡。
“大都督,大都督!”眾將悲痛不已,哭了忘情。
周瑜死了,停喪於江夏。眾將馬上將所遺書遣人飛報給孫權。
孫權聽從周瑜死後,不由放聲大哭,雖然周瑜在江東勢力極大,威脅到他的統治,但是他忠心可嘉,是他的一名大將啊。
孫權對周瑜可謂是又愛又恨,一種複雜的感情。
孫權拆開其信,周瑜在書信中非常謙虛的寫道:
“主公,公瑾認為所有人才,承蒙特殊待遇,委任親信,統領兵馬,怎敢不竭盡輔佐之力,以圖報效,長短有命,我志未展,卑微的身軀已經死,遺憾又在何處!”
“現在,曹操在北方,邊疆不安定;劉備寄居,有點像養老虎;天下的事,還不清楚。”
“這是江東危機的時候,主公您考慮的時候,魯肅忠烈,臨事很果斷,又很英明,可以代替我的責任。人將要死,其言也善。如蒙垂鑑,我即使死了也不腐爛了。”
孫權覽畢,心中也有些歉疚,哽咽著說道:
“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孤敢不從之。”
即日便命魯肅為大都督,總統兵馬,傳令呂蒙,秘發周瑜靈柩回葬。
諸葛亮明探知周瑜病逝,笑著說道:“周瑜死後,江東即將退兵。”
劉備道:“周瑜既死,我們該當如何?”
諸葛亮回道:“周瑜已死,主公可以放心謀取西川了!”
“江東要謀劃攻取西川了,並不是只有周瑜一人,孫權也不懷好意,肯定不會錯過任何機會,孔明不可大意啊!”劉備提醒諸葛亮道。
龐岷看得出來劉備還是得擔心,笑著說道:“孫劉聯盟,組成的原因是孫權跟我們共同需要這個聯盟阻擋曹操了,代替周瑜領兵的人,一定是魯肅。”
“而子敬兄力主孫劉聯盟,肯定會收兵先回去平定山越,到時候我們只需要派一個人重新締結聯盟就行了,我相信子敬兄還是明事理了,我們肯定能走到一起。”
龐岷這樣解釋,劉備也放心了,安心的發展起來。
雖然襄陽大戰結束以後,曹劉雙方都在修生養息,在邊界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戰,但小規模的摩擦是免不了!
因為襄陽城西北的育揚縣,與曹操佔領的宛城接壤了,所以劉備在曹操手中接收襄陽不久,這裡魚龍混雜,百廢待興,形勢非常複雜,經常有一些小的騷亂髮生。
曹操和劉備在那裡的守軍,雖然也會出現交鋒,但都是搶奪隘口等軍事要道,不會禍及平民百姓。
儘管如此,但還是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這裡的富戶紛紛賣掉土地遷走,逃跑到江陵的人也不少,留下不少荒蕪的無主土地。
劉備接收新野縣以後,在城裡面駐紮了數千軍隊,把整整一個南郡都控制在他的手中,也算穩定下來了。
劉備的仁德之名,可不是虛了,他是實打實關心老百姓的疾苦。
他先是讓各縣丈量收歸公有的田地,得到不少可用之地以後,劉備想起了曾經跟隨他逃跑到荊南的百姓們,很多都是流離失所。
劉備心中非常愧疚,就下達命令,給這些跟隨他的老百姓賞賜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