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不薄我(第2/2頁)
章節報錯
且魏軍十萬步騎在側,吳班部膽敢令陳倉城守備薄弱而傾巢而出嗎?
是故,司馬懿覺得吳班與姜維部不足為患。
自身有充裕的時間與很大的把握,在他們頻繁侵擾之下,將魏延部先行擊潰了!
無獨有偶,魏軍各部將率同樣信心滿滿。
在司馬懿出兵之前所意料的局勢、魏軍可對逆蜀分而擊之的戰術一一實現後,他們皆滿懷期待等著一雪前恥的時刻到來。
至於唯有的變數,如在東三郡內逆蜀丞相諸葛亮與鄭璞能否及時趕來關中救援嘛........
他們覺得無需擔憂。
在錫縣堵水河谷的徵南將軍王昶部,正強攻著逆蜀鄭璞的營寨;夏侯獻與夏侯霸亦在築水河谷牽制著關興部,逆蜀想歸來關中可不是輕易之事!
哪怕他們壯士斷腕放棄了東三郡,亦需要擺脫荊州兵馬的追擊、穿行褒斜谷或走陳倉道進入關中。
算算時間,等他們進入了關中,也已經來不及救援魏延部了。
或是說,魏軍各部將率都覺得,既然魏延部的膽敢以孤軍出來野戰,就必將為他的狂妄付出代價!
付出逆蜀不可承受的代價!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司馬懿對戰局並沒有那麼樂觀。
一者,自是身為都督的謹慎使然。
另一,則是魏延部如此之快出來孤軍奮戰的反常,令他心中有些不安。
明明魏延部可再等十餘日,待趙广部與西涼鐵騎將屯田黎庶安置好了、可以策應作戰了再出來的。
再不濟,也可以等魏軍將陳倉城圍困了再出來救援啊!
為何如此急不可待呢?
難道他竟狂妄到僅靠三萬餘將士,便可擊敗有雒陽中軍作為主力的三倍魏軍?
司馬懿弗能解。
也並不覺得魏延是一個只會逞匹夫之勇的魯莽之將。
此中,必有蹊蹺之處也!
他心中隱隱有領。
然而,待他將自身的所有部署、逆蜀的兵力分佈等敵我形勢皆一一細細復思慮了數次後,也無法尋出此中疏漏來。
當然了,不管有沒有尋出疏漏之處,都無改他親自領兵迎著魏延部而去的打算。
開弓本就無有回頭箭。
都以孤注一擲的決絕而來了,哪還會有避戰的道理!
而在東三郡的西城,丞相聽聞關中魏軍終於出兵決戰後,當即拊掌大笑,“事濟矣!”
旋即,側頭將目光投向蜀地的方向,低聲喃喃了一聲。
“天不薄我,我此生竟復有歸蜀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