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他還再次派遣出了使者趕赴襄陽城,請江東朱然部跨過築水河谷趕到房陵城;不需要江東攻堅,只需要他能將關興部牽制住,為魏軍的攻勢作策應即可。

然而,見關興部拔營歸房陵後同樣退兵歸來襄陽城的朱然,沒有傳報給孫權定奪就直接回絕了此請求。

因為沒有必要傳報。

漢軍從東三郡罷兵、復入關中與魏國爭鋒.......

不正是江東一直以來的期待嗎!

江東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魏國異想天開的竟想讓吳軍長驅至房陵郡牽制?前番漢軍兩路伐吳的時候魏國便沒有出兵,想坐等漁翁之利,如今局勢變幻了,魏國與江東的處境相易了,竟痴人說夢般的想江東繼續策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兵........

呵,江東幸災樂禍還來不及呢!

帶著這樣的想法,朱然給魏國使者的回覆很委婉,比如什麼士卒久戰疲憊、糧秣輜重難繼等等理由。

但將曹叡氣得夠嗆。

因為這些理由,都是先前江東來請魏國出兵時他敷衍的理由.......

幾乎是一條不漏的原封奉還!

更令他怒髮衝冠的是,孫權得悉此事後竟第一時間派遣出了使者往永安而去。

倒不是他要背棄與魏國的盟約、復向漢軍求和。

而是以江東不復對巴蜀有威脅以及通商乃是彼此皆有利為由,想與漢軍復通商貿之事。

且給魏國的解釋,乃是想重演昔日“白衣渡江”之事。

但曹叡又不是三歲小兒,哪能相信這種搪塞之辭!

彼等江東鼠輩,此舉乃是隱晦的給漢軍擺明姿態:江東雖然與魏國互盟了,但絕不會興兵參與到漢魏的戰事之中!

讓漢軍心無旁騖的迎戰魏軍來襲!

正值魏軍將要發起決戰之際,如此行徑乃互盟之國所為乎!

哪怕曹叡對江東君臣反覆無常的秉性瞭然於胸,但仍然忍不住赤色浮面,拔劍怒斫案几洩憤。

自然,忿怒對局勢無濟於事。

他最終還是接受了現實,復遣夏侯獻督領的八千餘淮南將士進入巴山北道,趕去房陵城牽制關興部。

是的,江東願意借道給魏軍。

就如先前魏軍借道給朱然部進軍堵水河谷一樣,為了讓漢魏的戰事更加慘烈一些。

而在關中長安城的司馬懿,在得悉漢軍開始進攻蒲忠部後,同樣也開始讓雒陽中軍與雍涼各部開始整軍、做好出戰的準備。

不乏將略的他,只需從蛛絲馬跡中就可以推斷出大致了。

漢軍想佔據子午谷南埠,其目的無非是為了從東三郡罷兵掃平阻礙罷了。

而他的將令才剛傳下去沒幾日,曹叡的書信便傳來。

問曰:

“蜀兵將走矣!今謂得時而擊之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