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夏侯儒唯有讓費曜督騎外出與姜維部糾纏,好讓遊騎信使衝破蜀軍的封鎖趕往媼圍求援。

至於郭淮部多久才能回援嘛.......

夏侯儒覺得扣除信使趕至耗費的時間外,最快也需要三四日之後方能歸來。

甚至更久!

逆蜀姜維部都趕來鸇陰了,彼疤璞與馬岱部焉能不策應,拖延郭淮部歸來的時間?

且很容易成行。

只需領軍銜尾吊在魏軍之後,便讓郭淮部不敢急行軍導致陣列不整而被蜀兵趁機突襲了。

最大的可能,乃是郭淮自身督大兵與輜重糧秣緩緩在後,以烏桓突騎或虎豹騎沿路護衛,分出數千精銳先行趕回來救援——為了保證抵達後士卒們仍舊有戰力,沿途行軍損耗的時間便有三四日了。

而此地營寨在魏延的強攻下,可支撐三四日不失嗎?

夏侯儒沒有答案。

他已經下令,將對岸軍營計程車卒也一併調來了。

且還囑咐了胡遵,讓他時刻監視著鸇陰城塞內蜀軍的動靜,務必要遏制他們見魏延強攻後出城襲後夾擊的意圖。

不過,扼守在旱平川南側的將士他沒有調動。

谷譤

這也是他最大的憂慮所在。

若是逆蜀進駐祖厲縣的趙廣、王平與句扶部亦應時而動,順著祖厲河北上殺入旱平川,前後皆敵之下,恐他麾下將士皆軍心不穩、戰意消融矣!

唉.......

罷了,多思無益。

且盡人事,聽天命罷。

仕途幾經沉浮、早就不以死生與榮辱為念的夏侯儒,目視著正在整陣將要來攻的蜀兵,緩緩的拔出了佩劍刺向蒼穹,慨然奮聲作誓,“敵至,我與爾等共戰!營寨若破,我與諸君共亡!眾將士,死力之!”

主將如此決絕之言,自是令士卒激昂,亦令營寨驟然爆發了敢死之聲。

“戰!”

“戰!戰!”

...........

魏軍的激昂死戰之音,激起了奔流北上的大河無數漣漪,亦遠遠傳到了漢軍陣內。

立在旌旗之下的魏延聽聞,略略斜頭揚眉。

旋即,嗤之以鼻,“一群將死之徒,竟如此聒噪!”

亦不能說他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