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緩兵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蔣二部在攻破秭歸縣後,乃是與鄭璞等部一併潛入荊山的,如今營寨修繕完畢後,自然要歸去給胡濟以及丞相繳令。
未行至房陵郡,便遇上丞相遣來的信使。
此是鄭璞等人如期焚燬編縣後遣人去上庸報信,丞相復遣歸來的答覆。
或許,是智者所見略同罷。..
丞相的回覆,一者正是聲稱供應三萬餘折衝軍的糧秣輜重,已然在轉運的路上,讓鄭璞與關興等將率勿有憂。
另一,則是讓鄭璞帶著劉蔣兩部趕去錫縣。
且丞相已然讓宗預、龐宏兩部兵馬先前趕去落營、修繕防禦工事了。
亦是說,再加上劉林與蔣舒二部,丞相竟是打算讓鄭璞督領萬餘人扼守堵水河谷!
“秦嶺南道若無逆魏眾將來必有,賊吳大軍至!子瑾務必謹慎,不可輕之。”
在書信末尾,丞相乃是如此斷的。
亦令看罷的鄭璞,心中一時訝然。
倒不是對丞相的叮囑不以為然,而是覺得很離奇——難道逆魏果如丞相所的,竟是大方到讓吳軍借道南陽,從武當縣入秦嶺南道來戰?
以江東的反覆無常,魏國不懼“假道滅虢”之事乎!
是的,吳國是可以“假道滅虢”的。
如果他們果真襲擊了南陽宛城、再次與魏國反目,大漢上下皆不會介意與江東弭兵,且將被圍死在上庸城的唐諮部以及交趾郡麊泠的呂岱部都禮送出境......
無他,對於魏國而,可叩關雒陽的南陽郡同樣是不可失去的。
吳軍一旦這麼作了,魏國必然會與之不死不休。
而大漢則是可以暫且作壁上觀。
待他們相互損耗得差不多了,亦不管是哪一方勝了,都能更容易還於舊都!
說不定還能順勢將南陽郡當作漁翁之利,撿了!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不大就是。
帶著疑惑,鄭璞行軍至房陵郡遇上胡濟後,心中才知道了為何丞相如此篤定秦嶺南道必有大戰。
江東孫權派遣使者從秦嶺南道至上庸求見丞相了!
乃是求和。
聲稱如果大漢將呂岱部與唐諮部皆放了,那麼交州西部三郡與漢中的東三郡給歸漢軍所有,且他們願意再次與大漢共盟,從襄陽出兵攻打南陽郡,為漢軍入主關中牽制魏國的兵力。
對此,丞相自然是嗤之以鼻。
以江東的秉性尚能信賴乎?
除非日從西升!
只不過,丞相讓信使帶給孫權的回覆,乃是讓他們率先動兵攻打魏軍南陽郡證明誠意之後,再來遣使來商議復共盟之事。
此是為了拖延時間,調遣兵馬以及轉運輜重糧秣前去秦嶺南道,扼守堵水河谷。
蓋因孫權遣使來,令丞相洞悉了吳軍的意圖。
彼等無非乃在行緩兵之計耳!
賊吳放低姿態求和,不過是為了迷惑漢軍,以及讓陸遜有時間調遣兵馬從秦嶺南道來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