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少了難以破吳,出兵多了,則會影響關中的戰事。

以如今大漢需要在漆縣、岐山、五丈原與陳倉城四處駐紮扼守以及預留機動兵力的考量,至少需要留下七萬大軍,才能讓魏國的兵馬不敢西來,才能保障汧渭之會的屯田不會毀於戰火、持續供應將士們日常所食。

畢竟,一旦伐吳了,巴蜀的糧秣將不會轉來關中了。

“回丞相,兩全其美之策璞無有。”

鄭璞笑顏潺潺而答,“不過,若僅是伐吳之兵力不足,璞倒是有一策可週全。只是依著璞之策行事,恐我大漢將提前步入糧秣之困矣。”

聞,丞相沒有多少詫異。

因為他自身也有許多辦法可解決兵力不足之困。

比如從隴右與河西募兵,編入關中守備,可勻出更多將士從漢中出東三郡;尚有以利驅南中各蠻夷部落入擾交州等。

但這兩個辦法都不太好。

民寡而兵眾,國力自然就會衰退、演變成為窮兵黷武了。

“子瑾有思,但說無妨。”

丞相微微頷首,且還戲了一句,“受糧秣之困,我大漢亦不是一日兩日之事了。”

“諾。”

鄭璞朗聲而應,“丞相,我大漢有數萬士卒,不可用於伐逆魏,然可用於攻吳也!”

嗯?

聞,丞相揚眉,待略做思緒,便拊掌而笑,“子瑾之意,我知矣。此數萬士卒,乃此些年的逆魏降兵也!”

對!

鄭璞所指的,就是此些年的所虜獲的魏國降兵。

自令居之戰與魏延攻破金城郡、令隴右無需擔憂被魏軍所擾後,漢軍便將日後戰事中的魏軍俘虜皆當做屯田客,分散在隴右各縣。如這幾年隴右供應的戰事糧秣,幾有一大半都是魏軍俘虜屯田所出,也不知道雒陽曹叡與司馬懿知曉後,會不會氣得七竅生煙......

咳!

此數萬魏軍俘虜,皆歷經過戰事,也十分習慣行伍之中的令行禁止,只需稍微演武便可再度成軍。且對比江東士卒而,戰力並不弱。

至於,這些俘虜是否甘願為大漢而戰嘛~

無需擔憂。

只要大漢效仿昔日秦國的征戰獎勵制度,以斬首之功贖出俘虜的身份、授田以及升遷等,讓他們自決是否要從徵,相信他們定會踴躍應募的。

畢竟,他們本來就是刀口舔血的軍中男兒,能操刀矛搏出一個未來,誰又會甘願一直當無憂出頭之日的俘虜呢?

再者,大漢又不是讓他們與舊主魏軍作戰。

不過是讓他們對陣江東罷了,無需擔憂被魏軍發覺身份而連累仍在魏境的家小,有何不情願的!

但此舉也如鄭璞所。

少了數萬屯田客,而多了數萬操刀矛、不務農桑的將士,此消彼長之下,必然會令大漢提前陷入糧秣之困。

甚至,會影響到關中各部的糧秣供應,拖延漢軍攻伐關中的時間。

但饒是如此,丞相仍覺得此舉可行。

因為鄭璞還加了一句,“丞相,若將此些俘虜收編,遣去進攻江東的交州,或能令逆魏主動遣兵來與我軍決戰。”

&n..pppp('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