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預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故而,他建議離唐芒不若沿著大河南下,殺入魏屬西河郡,劍指河東,令逆魏以為是羌胡流寇入掠,而糾集兵力在河東郡佈防與扼守;隨後離唐芒可折道從浮橋渡河進入左馮翊、入擾關中,北上殺回去。
讓他們深入敵後的奇襲,亦有機會活著回去。
最後,則是叮囑“兵歸精、不貴多”。
讓離唐芒將奇襲的兵力,控制在千騎以內,一人兩馬。
在更容易就食於敵、減少被魏軍發現與圍剿機會的同時,亦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每位將士皆精挑細選而出,更具凝聚力與戰力。
回覆罷離唐芒,鄭璞便開始思慮對於鄧忠的處置。
這點他倒沒有什麼好糾結的。
對於他來說,在鄧艾身死那一刻他就是為張包報仇了!
就連張家都釋懷了。
他雖然有睚眥必報之謂,但亦不會做出遷罪之事來。
皆是軍中廝殺搏命之徒嘛,各為其主而戰,禍不及家人是最基本的道德約束與恪守。
不過,鄭璞沒有打算留他在麾下或隴右。
蓋因鄧忠來投的時間有些晚,乃泥水河谷之戰後,而並非在彼生母與弟妹被徙往遼東實邊之時。
這就令人不得不懷疑,彼是否乃死間。
比如,一手擢拔鄧艾為心腹的司馬懿,必不吝於念舊情,以上表雒陽釋歸他家卷為條件,讓他懷死志入漢為間啊!
對於他而言,這樣做不是更容易救回家人嗎?
當然了,舊魏之人來投不能拒之。
鄭璞思慮一陣,便作書與丞相,建議表請朝廷授予鄧忠別部司馬之職,嘉其棄魏入漢之義。
但不授於兵馬。
而是遣去了河套平原,入現今依附大漢的鮮卑拓跋部,與黃崇作伴。
彼入漢所期,不是要救回家人嗎?
幫大漢謀得了河套平原,令大漢兵鋒得以往東,便可覬覦臨幽州了!
且自努力罷。
此舉亦無需擔憂他乃逆魏死間。
鮮卑拓跋部已不可能與魏國媾和,他即使是死間,到了河套平原後亦無有用武之地。
處理完這個小插曲,鄭璞便繼續靜心休養。
入秋七月,北地郡漢家遺民首領高凱與句就種羌首領滇迷分別遣人來報,聲稱與魏國第一次貿易已然達成。
仲秋八月,秋收罷。
漢軍放棄泥水河谷的弋居縣,王平部歸臨涇與張嶷一併扼守。
而柳隱部,則是隨著督領著西涼鐵騎南下的鄭璞,進駐了右扶風西北側的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