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勿復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郎君,該用餐了。”
一短衣蒼頭不顧此間已弩張劍拔的氣氛,徑自碎步而入,將手中一短仄食桉擱置在鄭璞桉几上,猶出聲催促道,“郎君莫耽擱,藥已在煎著,用晚了會耽誤太醫囑咐的吃藥時辰。”
他是鄭家的老僕,於鄭璞少小時便伺候起居了。
乃在隴右冀縣盧家別院的張妍,得悉鄭璞移居山谷養疾後,擔憂軍中扈從粗魯而特地遣來照料起居的。在他心中,自然是將鄭璞靜養放在第一位,可不管貿然插話會衝突了待客之道或者其他。
不可免,他的行舉亦緩解了此間凝重。
早就人老成精的高凱見狀,連忙借坡下驢,起身拉著句就種羌首領滇迷後退了數步,拱手而道,“不敢耽誤將軍用餐,我等且先避席以待。”
“好。”
聞言,鄭璞亦以目示意扈從乞牙厝將利刃歸鞘,起身伸手往炊煙處而指,“山谷僻野之處,難為待客之宴。我已令人備下了吃食,二位且移步自用,還望莫嫌簡陋。”
“不敢。”
高凱連忙謙言作謝,“多謝將軍賜餐。”
言罷,便在鄭璞扈從引路下避去。
吃食如鄭璞所說的十分簡陋,蒸熟的麥飯,一小份鹽漬的韭與菘,再一人一木勺肉糜便是全部。
但他們亦不能嫌棄什麼。
方才那短衣蒼頭奉給鄭璞的朝食以及此間扈從所食,皆是如此。
這個發現,讓高凱與滇迷皆心中隱隱有所悟。
鄭璞沒有備下宴席待客,亦意味著彼根本沒有再復商榷的意圖。
漢軍在如何安置北地遺民上,已然沒有商榷的餘地了。他們要麼從鄭璞先前所提的條件中挑選其一,要麼歸去坐等日後漢軍兵鋒來襲。
故而,二人皆草草扒拉幾口便聲稱已足以果腹,隨意尋了淨手漱口的理由,移步至水潭畔私下商議接下來的應對。
其實也沒什麼好商議的。
不出聲發問,滇迷就知道身為漢家子的高凱,必然會選擇接受鄭璞的條件。
哪怕彼對被漢室拋棄的過往耿耿於懷、深惡痛絕!
但漢室四百年的威望與父祖先輩的榮光,最終會讓他選擇妥協、選擇放下先前的觖望。
緣由很簡單。
已然身為數十年遺民的他,始終未將自己當成羌胡!
更不會令子孫後代終為左衽!
這也令滇迷很是無奈。
如若北地郡的羌胡部落與漢家遺民不能同心協力,他會陷入獨木難支、無力抵抗漢軍的權威,再怎麼不情願,最終都要俯首稱臣。
是的,他根本沒有選擇。
試問,漢家遺民復歸漢廷了,而他們羌胡部落沒有,漢軍焉能不會驅這些熟悉北地山川地理的漢家遺民來攻打他們的部落?而這些漢家遺民先前就與他們羌胡部落不乏爭執或刀兵相見之時,焉能不如漢軍所願!
甚至,在漢軍提供軍械以及許諾戰利品皆賜下後,他們會聞戰則喜罷!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