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婦人衣(第2/4頁)
章節報錯
蜀相諸葛亮與魏延所督領的主力,焉能不趁機兵進北原,佔據岐山與五丈原將右扶風的西部悉數從關中隔絕出來!
再者,莫要以為疤璞近萬步騎入左馮翊後,亦不能長驅至潼關。
此些年關中各郡縣黎庶的徭役太頻繁了~~
且為了供應雍涼大軍,還以軍法治民,將所有黎庶都變成了“無名有實”的屯田客,民怨早就蟄伏。一旦疤璞兵入左馮翊,宣揚逆蜀的輕徭薄賦、搶佔邸閣開倉放糧予黎庶以及許諾畫田授地等蠱惑之舉,恐黎庶從逆者無數矣!
亦是說,絕不可令疤璞踏足北洛水河谷。
不然,一旦左馮翊民亂起,在右扶風前線的雍涼大軍恐將........後果不堪設想。
孫子有云,“進而不可御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然也!
此亦是鄭璞東進泥水河谷的最後一個可選戰略:逼迫魏軍不得不出來野戰。
而薛悌與毌丘儉等人在“不可承受之重”之下,唯有的選擇便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督軍北上泥水河谷追擊鄭璞部了。
自然,即使被迫出兵,他們亦要盡最大可能確保不臨戰。
比如督兵往赴後,他們可徐徐銜在鄭璞部之後,倚仗著兵力優勢令漢軍忌憚著兩敗俱傷的後果,不敢輕易鏖戰。
帶著這樣的心思,薛悌與毌丘儉等人計議後,迅速做出了排程。
乃是以牽弘督領四千烏桓突騎先行,刺探鄭璞部現今所在的位置以及防備沿途被設伏的危險;後軍萬餘步卒將由毌丘儉督領,趕往弋居縣,待與從臨涇縣的胡遵部合兵後,再繼續追擊漢軍。
是的,為了確保絕對的兵力優勢,不僅薛悌部分出了五千士卒,就連胡遵部亦會督領著原本駐守在高平城五千精銳步卒同往。
這樣的做法,不需要擔心後方有變。
如為了防備在涇水河谷落營的漢軍柳隱與王平部,薛悌會作書回覆在左馮翊的陳本,讓他立即將三千戎卒遣來漆縣協助扼守,確保萬無一失。
而臨涇縣亦有妥善的安排。
漢軍不圍困城池,胡遵督領半數兵力出城後,所剩的五千餘郡兵亦能護城池不亂。
且尚有兩千烏桓突騎沒有參與追擊。
他們將會在夏侯獻的督領下,時刻監視著臨涇與漆縣周邊的軍情,並威懾前番與漢軍西涼鐵騎合流擄掠臨涇的月支城一帶羌胡部落與豪右之家,不讓他們被逆蜀慫恿南下臨城,恐嚇臨涇城守備郡兵的軍心。
我軍兵力合計約莫兩萬步騎,且倍之逆蜀,足以令疤璞不敢逆戰了吧?
即使彼不識時務,我軍亦可卻之!
毌丘儉乃是如此作想的。
而早就督騎作為前驅的牽弘,則是覺得此戰勝算極大。
烏桓突騎乃天下名騎,幾無敗績,對比享譽已久的西涼鐵騎,亦乃伯仲之間!
他自忖,哪怕所督的騎兵無法攻破西涼鐵騎,但也能將之纏住;為魏國的步卒攻破逆蜀步卒創造機會。
胡遵與毌丘儉合兵一萬六千餘,皆可號精銳!
而隨疤璞入泥水河谷的步卒不過兩部以及五百重步卒。
如此懸殊的兵力,在野外憑著血勇而戰,若是魏軍仍被擊敗了,那麼他覺得魏國亦無法遏止逆蜀入主關中了。
況且,牽弘覺得魏國仍有一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