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先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雍涼都督司馬懿,如今身在安定郡臨涇縣。
先前得鄧艾與胡遵書信後,他便允了胡遵出兵之意,且親自攜帶資財趕來臨涇給那些羌胡部落示之以誠。
寡文學禮儀的羌胡皆貪利。
胡遵可用家族百年聲譽說動他們願意起兵北上接應,但魏國必然要給予一定的報酬,不然日後這些羌胡部落將對魏國離心了。
附庸關係嘛,乃是推行羈縻政策嘛。
有昔日西北羌亂持續百餘年的前車之鑑, 他可不想在漢魏爭鋒之時,還要迎來羌胡部落叛亂的節外生枝。
權當臨近秋收之時出來巡農桑罷。
自然,他亦對戰事密切關注著,因為他並不看好鄧艾所謂“可趁虛奪鸇陰城塞”之言。
緣由很簡單。
屢敗魏軍、被故大司馬曹真忌憚為“我魏之大患”的疤璞督戰涼州,怎麼可能會讓鸇陰城塞陷入危險中?
此必有詐也!
司馬懿雖然很賞識鄧艾的才能,但並不覺得鄧艾能與疤璞並肩。
只不過,他已然來不及阻止鄧艾自決斷了。
故而, 無奈之下只得讓胡遵領兵北上,看能否有一線希望。
如若沒有, 那也能威逼鸇陰城塞為鄧艾部張目,讓彼部能少喪亡些士卒,繼續在賀蘭山屯田牽制逆蜀的兵力。
不管怎麼說,單以屯田自守論,雍涼各部中以鄧艾最為稱職。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胡遵才剛領軍北上沒多久,高平城的軍情竟然先至了!
來人乃是裨將軍王頎。
王頎,字孔碩,青州東萊人。
先前隨徵攻滅遼東公孫氏之戰,督兵留駐襄平,後與偏將軍張虎設伏大破賊吳寇掠遼東船隊,以功遷裨將軍,轉回冀州任職。後再以協助籌備夏侯獻與牽弘組建烏桓突騎之功,轉來關中任職。
他亦是胡遵北上後, 司馬懿遣兩部兵馬前往高平城協助戍守的將率之一。
是故,當司馬懿聽聞乃是他親自前來求見, 當即大驚, 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悄然而生。
待令人領入,風塵僕僕的王頎當即俯首,徑直請罪。
言曰,“稟都督,未將領軍未至高平,城池已然被逆蜀所奪。末將得報,盡棄輜重疾行而赴,欲復奪城,然而逆蜀驍騎將軍趙廣已斷浮橋,遣騎卒日夜巡視烏水西岸。末將兵寡且無能,不得渡,唯請都督決斷。”
儘管對高平城的安危隱隱有所悟了,但司馬懿聽罷,猶不敢信。
逆蜀隴右各部亦沒有排程的跡象啊!
自前漢伊始便號稱為“第一城”的高平,有數千士卒戍守、有無數糧秣輜重,怎麼可能沒有半點徵兆就被逆蜀給攻破了!
尤其是,城池易主之迅速,竟是連他派去增援的兵馬都來不及渡過烏水!
司馬懿無法理解,但王頎都親自前來了,他又不能不信。
他愣了半晌才回過神來,聲音且急且切發問, “孔碩起來說話,彼逆蜀乃如何奪城的?!”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