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無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唯有費曜督領的關中精騎仍鎮定自若。
但他無法驅兵去阻攔離唐芒的突陣,抑或是繼續前去追擊張苞部。
那些南匈奴騎兵在騷亂下, 竟有不少騎慌不擇路往關中精騎這邊湧來, 堵住了費曜部的進退之路, 令他徒作目眥盡裂而發做不得。
沒辦法, 他若依臨戰軍律下令將這些胡亂行走的南匈奴騎兵誅了,只會誘發更多的混亂。
他們畢竟是前來助戰的,可不會認魏國的律法。
不過,離唐芒的人數委實太少了。
待他趁亂穿透魏騎陣時,跟隨在身後西涼鐵騎僅剩下了百餘人,且或多或少帶著小傷,但仍士氣如虹。
離唐芒手臂上也被劃了一刀,血跡透衣。
“嗚~呵!”
帶著殺透敵陣的亢奮,他高呼一聲,引著殘騎一路馬速不減往東而去。
待回頭看見魏國並沒有及時派輕騎來追,這才放緩了馬速,對麾下笑謂之,“我等深入魏境、歸路已斷,諸位便暫且隨我當賊寇罷!”
聞言,百餘騎皆一陣沉默。
但少時後,人人轟然應諾,皆暢懷大笑。
無他,以大漢對軍戶的待遇,他們的家小必然會被善待,無需為念。且輕生死的西涼男兒刀矛在手、戰馬在胯,何懼天地之大!
就是難免,馬蹄向東時人西顧,眼眸中帶著幾縷不捨。
而離唐芒在回望時,心中還有一縷欣慰悄然落地:此刻,張將軍已然渡過大河了吧?
仲冬時節,大河尚未結冰。
且正處於枯水期的水位明顯下降了不少,極大縮減了兩岸的距離且讓水流不再湍急,這令木筏橫渡提供了許多便利。
只見依屈吳山營寨的大河畔,許多燒當族眾或牽馬走浮橋,或棄馬坐木筏歸去。
但被數十親衛護著的張苞,仍舊駐馬在對岸,時不時以馬槊挑開稀稀疏疏的箭矢,時不時出聲催著麾下渡河。
昔張飛敬君子而不恤士卒。
先帝劉備常以言“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誡之,但猶不改,故有喪命之事。
身為人子的張苞,將此引以為戒。
領兵以來一直都對士卒很體恤,如今讓燒當族眾先渡河亦如此。
這些人從西海遷入漢境為卒不過短短數月,竟已喪損過半,這令作為督將的他心有內疚,自是讓他們率先渡河了。
再者,因為離唐芒的衝陣滯礙了魏軍的追擊,令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可渡河。
但有時候,事情往往沒有絕對。
就在絕大部分燒當族眾渡河後,被親衛多次勸說的張苞正想驅馬踏上浮橋時,變故突生。
只見大河上游有十餘隻火船順流而下,不僅撞翻了三五隻坐滿燒當族眾的木筏,還直接貼上了浮橋。藉著仲冬時節的朔風,火船的火勢大盛,於須臾間便將以小舟船與木板搭建的浮橋焚燬了......
且此時關中精騎與南匈奴騎兵已然近在咫尺,屈吳山的那側亦現出一支步卒的身影來。
是鄧艾領軍趕到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