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權衡(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丞相沒有作聲,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依舊自顧自的揉著眉心。
意思很明顯——莫多做廢話!
“咳咳!”
藉著清嗓子緩解尷尬,鄭璞不再言其他,開始了口若懸河。
“句孝興者,勇猛果烈,乃豕突之將也。且其性情忠厚,能得士卒之心,假以時日,或能與右將軍吳元雄比肩。”
“王子均者,嚴於律己,行事一絲不苟,可謂干城之將也。雖出身微末、識字不滿十,卻曉通世理、奉公守法,假以時日,或可為國之藩籬。”
“柳休然者,雖豪族出身,卻性情篤粹,無有門第之念;與之相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為人胸有韜略、勇猛過人,假以時日,或能為督將。”
“張伯岐者,性情豁達,鹹精達事機,為人慷慨豪烈、行事果決。無論鎮守一方,亦或者是督軍攻城拔寨,皆可稱良將。璞竊以為,假以時日,其才不亞於庲降都督馬德信也。”
“州安嶽者,膽略過人,性情卻謹重周密,可謂之‘智足以御眾、勇足以卻敵’;且其入我大漢以來,圖立功業,常懷效死之心。是故,璞以為假以時日,其不亞於逆魏已故江夏太守文仲業也。”
“其餘諸如劉林、狐忠等人,皆可堪稱爪牙之徒。”
言至此,鄭璞再度拱手,“丞相,璞閱歷不足,不敢稱有識人之明。妄自點評諸將領的才能,亦是一時之斷。其等日後如何,還望丞相明察之。”
“嗯,我知矣。”
早就睜眸細細傾聽的丞相,輕輕頷首,捋胡而思。
因為鄭璞方才,也將諸多將領的職權隱晦的建議完了。
如被成為豕突之將的句扶,擅長臨戰突陣,可統領一部兵馬,作為前驅之將,但不能督領多部兵馬。
先前,句扶是陳式的副職。
陳式病故後,所督領的兵馬有一半劃分給關興部,另一半則由句扶領著駐紮在隴右阿陽城。
亦是說,鄭璞對句扶的建議,乃是以部將的身份歸來丞相統領。
而如王平,被斷言為干城之將,乃是善守。
恰好,王平任高翔部的副職,一直駐軍在隴西郡的大夏縣。
若是丞相依著鄭璞所謀,為迷惑逆魏,讓大漢軍中宿將皆領軍出蕭關;那麼,就等於讓王平成為隴西郡的戍守鎮邊之將。
對於柳隱與張嶷,鄭璞則是以為他們皆能任職偏師的督將。
也就是說,鄭璞給丞相的建議,是可以讓他們督領更多兵馬,將此二人當成預備的重號將軍來培養。
其中,張嶷的才能更為均衡,鎮守一方也能勝任。
至於劉林、狐忠等人,那便是猶如已故的陳式一般,恪盡職守、中規中矩,屬於守節制的將率。無論轉去給誰當部將,皆可。
但對州泰的評價,卻是最高的。
雖然鄭璞僅僅是將之比擬於魏國的文聘,但“智足以御眾、勇足以卻敵”的斷言,相當於獨斷一方的都督之能了!
此亦讓丞相心中頗為訝然。
待捋胡思慮片刻,便催聲問道,“州安嶽入我大漢以來,功業不顯,子瑾卻最為推崇,不知以何斷之邪?”
“回丞相,乃是因其多識博聞,且任事篤行。”
鄭璞如敘話家常般聲音輕輕,“昔日他被我大漢所俘,舊部約莫千餘俘虜皆被遣入沔陽匠作監為苦力。後他孝滿三年,授職為我部將,我讓他去攬舊部歸,眾竟皆願效命也。得士卒之心如斯,可見其威恩兼著也。”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