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柯吾之妹為小妾,便是其中一環。

畢竟,在涼州如果沒有結好的羌胡部落,也無法成為稱雄一方的豪右。

且他的宗族家眷都被安置在京兆,哪怕建立了威望,子嗣也無法前來涼州落戶繼承下去。而納了小妾,若是有子,便可成為分支小宗留在此地。

是故,柯吾與他一拍即合。

柯吾也想接著王秘乃夏侯儒心腹部將的身份與權勢,擴大自己的部眾以及領地。

而且在他心裡,想得更遠。譬如待日後王秘故去後,他以舅父的身份,不愁沒有機會將王秘的遺饋拿過來。

可惜了,天有不測風雲。

王秘戰死,他的冀望也成為了水中之月。

只不過,還有一種幸慶,乃是天無絕人之路。

郭淮得到夏侯儒歷任時提點,便私下帶著幾個扈從來柯吾的部落中拜訪。

那次拜訪,沒有幾個人知道;所達成了什麼協議,亦無人知曉。

金城枝陽縣計程車庶,僅是知道,新任鎮西將軍主事涼州後,便開始梳理一些不平之事了。

譬如昔日仗著王秘的權勢,作威作福的柯吾就被收拾了。

直接被郭將軍以為非作歹、擾亂郡縣安寧為由,罰沒了兩百頭牛、七千多匹羊;且必須招一千青壯族人自帶吃食,免費為魏軍修築防禦工事一個月!

更令人解恨的是,柯吾不敢不從。

因為郭淮直接帶著本部鎮守在枝陽縣,領著披堅執銳的八千步騎至柯吾部落棲息地,十分溫和請柯吾“奉公守法”的。

是時,乃夏五月。

柯吾不忍受辱及被欺凌,便頻頻遣親信攀越過山脈、偷渡過大河前來西平郡,聲稱自己願意率領族人成為大漢的附庸,但求漢軍能儘早前來攻下金城郡。

且將金城郡將軍郝昭、賈栩、龐會以及郭淮的駐軍地點、兵馬多寡,還有各城池的軍械輜重、糧秣囤點等,皆事無鉅細的稟給了漢軍。

然而,李嚴沒有當即發兵。

僅是好生安撫了來使,讓他歸去轉告柯吾且先忍耐著,待大漢攻破金城郡後,他必然親自上表朝廷請天子劉禪封柯吾為附義王。

倒不是李嚴發覺了柯吾的假降。

湟中河谷裡的羌人部落,對柯吾亦然不陌生,自然也知道柯吾如今的處境。

而且漢軍細作打探到的軍情,幾乎與柯吾所言絲毫不差。

只不過秉著“兵者當慎”的常識,李嚴不會輕易就信了柯吾的誠意而動用兵馬。

尤其是,攻伐金城郡的戰略,他與丞相已經透過書信論定了。

乃是讓鄭璞與關興進軍武威郡祖歷縣,將逆魏將軍費曜萬餘兵馬牽制住,再由他與魏延同時東西夾擊,為馬岱創造機會。

對,一直留在西海的馬岱本部,才是攻下金城郡的關鍵。

昔日被逆魏郭淮及郝昭殺敗的匈奴部落首領治無戴、白虎文,前來依附大漢了。

抑或者說,損失慘重的他們,不得不自動過來尋求大漢庇護。

不然,他們將會被比鄰而居的西海燒當種羌,逐步蠶食併吞掉。

而大漢亦不吝嗇伸出援手,庇護與扶持他們。

對於大漢而言,同樣不希望看到燒當種羌崛起得太快,進而演變成為尾大不掉。

西出日月山之外的西海,以及大通河中上游之地,只能遊牧而無法屯田,以農耕為主的大漢無法佔據。

既然如此,還不如扶持治無戴與白虎文的部落,當成燒當種羌的制約。

兩隻小狼總比一頭強壯的公狼,更容易對付。

羈縻之時亦不忘分化嘛~~

中原王朝慣用的手段,乃是常識。

自然,大漢庇護的恩義,可不是白授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