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綢繆(第1/4頁)
章節報錯
公元232年。
漢建興十年,魏太和六年。
春三月末,從高山上融化的雪水與毛毛春雨滋潤了大地,讓綠意愜意染滿了田野和丘陵。當一陣春風拂摸而過,便盪漾著水珠,搖曳著陽光的七彩斑斕。
金城郡大河兩岸,阡陌交通的田畝裡,許多屯田的佃戶及羌胡俘虜已經揚起了鞭子,嘴上打著呼哨,努力驅趕牛馬在春耕。
步履緩緩的郭淮,帶著郡內僚佐巡視春耕狀況。
駐軍驟多以及榆中縣外部不少牧場被漢軍佔據,各縣耕耘收穫的多寡,將決定未來戰事的勝負。他身為節制涼州戰事的督將,容不得半點疏忽。
然也,他被雒陽廟堂升遷為鎮西將軍。
不出意外的,夏侯儒以戰敗被徵調歸朝廷,任清貴之職。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此生都不會再掌兵權了。
這也意味著魏國元勳的夏侯氏,自此再無重號將軍。
有機會再續門楣的榮光,不是如今在安定郡掌軍的夏侯霸,亦不是故徵南大將軍夏侯尚之子夏侯玄。
夏侯霸因為右扶風陽城野外之戰,讓天子曹叡覺得無有其父之風。
而夏侯玄,則是被曹叡記恨了。
初,魏國關東豪族世家推動“棄涼州”的言論,曹叡為了遏制此心,便殺雞儆猴的將夏侯玄、諸葛誕等人罷黜。但夏侯玄終究功勳之後,又是大司馬曹真的外甥。
不管是為了安撫曹真,還是不讓魏國其他功勳寒心,沒多久曹叡又尋了其他理由將夏侯玄復起,官復原職。
但夏侯玄作死。
他是夏侯家的第三代,生來便是榮華富貴,在別人的奉承中長大。
也染上了許多不好的習慣。
譬如,明明是將門之後,不思熟讀兵法好他日為國領軍征伐,竟然熱衷於豪族世家那套慕虛名那套。
平日裡嘗以名士自居,以門第取人。
曹叡的皇后毛氏,乃河內人,家世門第不高。
夏侯玄官復原職後,曾經入宮禁內,與皇后之弟毛曾並坐,於席間鄙夷毛曾出身粗鄙,不悅形之於色。
天子曹叡得聞後,深恨之,乃將之左遷為食俸六百石的羽林監。
此意味著,終曹叡在位,夏侯玄都不可能受到重用了。
能再復夏侯氏榮光的,唯有故大將軍夏侯惇之孫,如今在揚州的夏侯獻。
他因為領著百餘虎豹騎護衛典農校尉、加侍中胡質主事揚州畫地屯田時,任事勤勉,且能以身份周旋各方豪族的矛盾,備受滿寵及揚州刺史王凌的稱讚。
亦因而得到了天子曹叡的器異。
乃改職為建武將軍,授兵五千,隸屬於徵東將軍滿寵麾下。
建武將軍乃是夏侯惇曾經的官職。
曹叡此舉意圖很明顯,冀望著夏侯獻能在滿寵的提點下,有朝一日可成才,再續家門督帥之名。
自然,此些事與遠在涼州的郭淮無關。
他就記得夏侯儒接到詔令時,儘管早有準備,但仍舊滿臉的惆悵與萎靡。
彷彿一下子被歲月壓彎了腰。
不過,兩人交接虎符時,夏侯儒還是勉勵了他一番,聲稱涼州可否能守全在他身上了。還給他留下了一絲助力——離開前,還將戰死的心腹部將王秘的一名小妾贈給了他。
那時,郭淮詫異莫名,也連聲回絕。
出身幷州名門的他,對這種事情並不陌生,但他個人很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