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十二月,天地盡浩。

但武威郡各縣鄉邑黎庶的笑顏,卻是如春風徐來般舒暢。

無他,伴著盧水支流那場戰事落幕,擾了他們數月的馬蹄聲終於消失,外出收集柴薪時終於不用擔驚受怕了。

所以,他們也開始覺得馬蹄聲悅耳了起來。

那是漢護羌營騎卒日常往來巡視戒備的馬蹄聲,可護他們周全的聲音。

對,僅是護羌營。

趙广部在戰事甫一結束,便急匆匆的收拾行囊趕歸去了。

大漢有多少騎卒對魏國而並非秘密,費曜歸去後,必然能猜測出是被何人伏擊了。趙廣擔憂關川河谷的駐地有失,故而行色匆匆。

尚存的燒當種羌族眾,也隨之歸去西海(青海湖)了。

此地戰事已然結束,而大漢如今尚且無力深入休屠澤、居延澤將南匈奴左右部與鮮卑拓跋部直搗黃龍,魏延便將他們遣了歸去。之所以如此匆忙,乃是一千五百騎卒與戰馬每日損耗的糧秣,委實令人肉痛........

咳!

自然,給出的說辭很冠冕堂皇。

乃聲稱勤於王事的他們,在此番戰事中戰損了近五百騎,大漢朝廷不願再目睹他們種羌部落再添孤兒寡母,便讓他們卸甲而歸。且還按著漢軍的定製,錄他們斬獲之功賞賜、給戰死者的家小撫卹等,讓他們感恩戴德而歸。

至於燒當羌王芒中,先前他上表自請出兵為國而戰之時,天子劉禪已然賜下許多財物嘉勉了,無需再賞。至多,在歲末朝廷依例犒朝臣饗將士時,再遣人送去些華貴之物罷。

其中,還有個小插曲。

許多燒當種羌族眾領了賞賜將歸去時,還私下尋了張苞,問可否讓他們繼續追隨左右。

此亦是西羌的約定成俗了。

部落內強者以力稱雄、羸弱者擇強徒附。

這些燒當種羌族眾目睹了張苞衝鋒陷陣的當者披靡,又見大漢朝廷給以戰死者家小撫卹,自然更願意成為義從。

再者,不管怎麼說,河西走廊雖以地瘠著稱,但也要比他們棲息地更容易生存一些。

對此,張苞自是不能允了的。

彼羌王芒中恪守忠義之節好心遣兵來助戰,他焉能做出趁機收編了其族眾、陷朝廷不義之事?

不過,他亦沒有將話說死。

在以自身不能擅專為由回絕之餘,他還特地細細解說了義從的編制。

如需要舉家遷入大漢郡縣被官府編戶落籍的限制;如被畫地授田與兵籍所享受的朝廷優待,尚有身為大漢士卒需要歷經的演武與恪守的軍律,等等。

算是在暗喻他們且先歸去等候,待大漢日後擴建騎兵時再舉家來應募了。

至於他們是否聽的懂嘛......

嘿,有則欣喜納之,無則當此事不曾有之便是。

何為汲汲以求哉!

大勝的訊息傳回隴右冀縣,所有人都歡欣鼓舞。

丞相更是眉目舒展、老懷甚慰。

一來,乃是趙广部前往武威郡策應的時間有些久了,令丞相隱約擔憂以粱元碧部落族人佯作漢騎之舉,會被逆魏斥候識破,進而將計就計驅兵襲擊。

詭道、欺詐伎倆終有露餡之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