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丞相看罷,好一陣恍惚。

無知覺中,昔日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兩小兒,竟已近少年郎矣!

且兩小兒竟也做了書信,內容應是被黃氏口授叮囑,皆是天寒加衣、努力加餐抑或敘自己正在讀的書傳等家長裡短。

就是字寫得不好,筆力不足,亦不端正。

雖是年少使然,然亦不可疏忽。

呵.....

丞相輕笑了聲,舉盞一飲而盡,便出聲喚家中蒼頭來收拾。

酒雖好,亦不能貪杯矣。

且多加餐,多顧身,他日或能在長安候天子、細君以及兩小兒來相聚。

起身,緩緩步出別院。

屋外領甲士車駕的傅僉見了,連忙過來作禮,輕聲問道,“丞相,此時歸冀縣乎?”

“嗯,該歸去了。”

輕輕頷首,丞相登上車駕,笑顏如春風徐來,“賴文長與汝先生及諸將用命,河西大捷矣!雖未至慶功之時,但亦可謂河西已囊中之物矣!”

“啊!”

“天佑大漢!”

.................

此番丞相歸來漢中,主要緣由乃是鄧芝調任永安。

因為鄧芝駐守在漢中郡許多年了,且兼領了趙雲故去後的兵馬,本就是丞相心中最佳的鎮漢中之將。畢竟吳懿與魏延一樣主征伐。況且,作為大漢如今年歲最高的宿將,吳懿近些年身體狀況也不佳,以鄧芝與他共事亦有綢繆之意。

孰人知,永安督陳到竟已難理事邪?

唉!

此亦是得河西大捷軍報時,丞相再起置酒撫琴閒情的緣由。

故人雖陸續辭去,但後繼者可肩扛復興漢室旌旗矣!

事實上,所有人都不知道,魏延膽敢轉授虎符與鄭璞,令其暫代督領三萬大軍,便是丞相私下授意的。

不然,魏延安敢如此?

就連吳懿、吳班二人都不曾督領過三萬大軍!

且隨徵如馬岱、廖化與張翼等皆是先帝時便領軍的將率,以穩重與資歷論,都要比鄭璞更適合代督。

非是覺得鄭璞才不堪用。

乃是早就式微的大漢,無有戰敗的底蘊。

奇謀策算,與親自督領大軍鏖戰,不可同日而言。

如被先帝劉備倚為謀主的法正、魏武曹操的謀主荀攸與賈詡,何時親率大軍與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宿將非數戰可就。

鄭璞雖此些年戰功頗多,但尚不能稱之為宿將,至少是督領三萬大軍的重責尚不能勝任。

是故,丞相的歡欣亦不足為奇了。

昔日在成都時,他便隱隱覺得,鄭璞似是身兼法正與關侯之長。

籌畫之道不必說,已然矣!

今督戰一方的帥才嶄露頭角,焉不喜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