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略同(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鮮卑拓跋部的請求,鄭璞不置可否。
僅是聲稱事關重大,他無權置喙,讓那使者暫且歸去,待他稟報丞相後再作定奪。
事實上,他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丞相必然會允開軍市。
無他,逆魏亦知撮弄鮮卑與匈奴相爭互損,令其無力成為邊郡的威脅,丞相焉能不知?
且源於河西戰事爆發,大漢的絲路貿易已然暫斷了。
當堆積在庫府裡的蜀錦、茶葉等無法轉化為征戰的錢糧時,用軍械換取牛羊戰馬、製作甲冑弓弩的角筋皮革,亦不失為權宜之計。
更莫說,拓跋力微有求而來,可讓大漢多要些差額。
至於此舉會不會養虎為患,拓跋部日後或成為大漢的隱患嘛........
軍市開與不開,皆在漢軍的一念之間。
若拓跋鮮卑有強盛之勢,釜底抽薪將軍市關了便是。
一時之盟罷了,雙方皆虛與委蛇,無需擔憂信義等束縛。
甚至,還能“隱晦”的將雙方共盟之事透露給魏國,讓魏國自發扶持更多匈奴或其他部落對抗拓跋部。
論“離強合弱”等權謀手段,彼區區鮮卑能與漢家匹敵不成!
有何憂之!
呵!
再者,素來有謀善斷的鄭璞,還從鮮卑拓跋部身上,看到了更快捷收復河西走廊的希望。
此亦是促使他趕來尋魏延解說的緣由。
倒不是擔憂獨斷涼州戰事的魏延,會否了他所謀。
以魏延剛猛的作戰風格,以及“好奇謀”的過往推斷,哪怕鄭璞此謀有些弄險,他也會欣然而往。
親自趕來合謀,乃是需要魏延配合的緣故。
此謀需要在大軍進入鸇陰城塞之前執行,不然就會露出破綻,被逆魏河西諸將識破。
“將軍,河西局勢大致如此。且數日前丞相已然回書,聲稱可允了鮮卑拓跋部求所請軍市。是故,我以為,可借拓跋部........”
一番口乾舌燥解說完局勢的鄭璞,正欲將所謀悉數道來,卻不想被魏延抬手所止。
“子瑾先莫明言。”
他將手放在了花白的鬍鬚上,神情與語氣皆隱隱有些見獵心喜,“且容我思之,看是否與子瑾所謀同。”
就連隨行在後的費禕,都蹙眉耷眼,若有所思。
對此,鄭璞自是如他所願。
隨手撈起馬鞍側的馬奶酒囊,猛灌了好幾口。
酸爽的口感順喉入腹腔,不由令人神情一震,渾身暑熱頓消。
闔目長舒了一口氣,他便又微微勒馬韁繩,落後了魏延半個馬身與姜維並肩,含笑將酒囊遞過去。
姜維倒也不嫌棄。
接過來就是一頓牛飲,歸還時順勢側頭耳語道,“子瑾,若是魏將軍允了此謀,你便請言讓馬將軍配合排程吧。我部騎卒已奔波多日,師老兵疲矣。”
護羌營的騎卒皆是從湟水河谷的羌人部落招募,竟會師老兵疲?
鄭璞聞言,略顯詫異的揚眉。
待對上姜維的雙眸,便瞬息間瞭然。
姜維的託辭兵疲,不過是讓功勞於馬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