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卑微(第2/2頁)
章節報錯
盧水胡,是漢人對繁衍生息在盧水流域(主聚集在驪蚠、番和與顯美三縣)的諸多羌胡小部落的統稱。
最初,源於各個部落最早並沒有聯合,因而在被官府征戰馬牛羊物資以及爭奪牧場田畝時,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後來,因為董卓亂漢導致天下失綱,官府無力控制郡縣,他們為了自保便開始抱團取暖。
在曹丕代漢時,河西各郡豪右趁勢起兵割據,雍涼魏軍在平叛時加重了對盧水胡民力物力的徵調,引發他們合三縣之民而反、攻佔武威郡之事。
然而,他們好景不長。
抑或者說,寡文學少學識的盧水胡,根本無法抵禦魏軍的兵鋒。
是歲,魏文曹丕以名臣張既為涼州刺史,領軍討叛。
精達事機的張既,不僅以聲東擊西之謀順利度過大河;還兵貴神速,很果決不等夏侯儒大軍至,便督領將軍費曜與參軍成公英長驅至顯美縣,以詐敗之計大破盧水胡主力七千餘騎,亦令盧水胡從此一蹶不振。
因為後來的歷任涼州刺史或武威太守,都以舊事為鑑對盧水胡採取高壓政策。
比如,今盧水胡各部落被官府畫地隔絕往來,且以兵馬時刻監視著,每歲所徵調的物資與徵發的徭役也倍於其他羌胡部落。
美其名曰,乃是令盧水胡無有復叛之力也!
事實上,魏國確實做到了。
被奪走牧場以及橫徵暴斂的盧水胡,部眾族人都處於飢寒交迫、溫飽難續中。
迫於生計下,也迎來了瓦解。
許多人為了苟活,選擇去給豪右放牧羊馬,甚至是舉家當了徒附。
戰敗降伏的伊健妓妾,早就不是首領了。
或是說,在官府嚴密的監視與提防下,盧水胡早就沒有誕生首領的可能。
如今魏軍撤出了河西,讓盧水胡得以再度聯合起來,眾人以伊健妓妾昔日的威望及名聲,推舉他為使者前來,尋求漢軍助他們擺脫欺壓的困境——若漢軍兵鋒向西,他們將聚集部落所有能操刀矛的青壯,為漢軍前驅!
而待漢軍收復河西走廊後,能將昔日的牧場田畝畫歸他們,且少徵調物質以及徵發徭役。
不以隨徵之功求殊遇,但求不比其他羌胡部落多即可。
如此合作條件,對漢軍而言十分公道。
甚至可以說成是卑微。
或許,在盧水胡的印象中,漢軍與魏軍的區別並不大吧。
畢竟在伊健妓妾的有生之年,後半生被曹魏欺壓;前半生則是吏治腐敗、天下刀兵不休的靈帝執政時,涼州羌叛最熾烈、白骨露於野之時。
只不過,細細聽罷的鄭璞,沉吟了一番後,並不打算如盧水胡所願。
並非秉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固執,也不是他人心不足,仗著漢軍收復河西走廊成為定局的機遇,對窮途末路的盧水胡予給予求。
而是他不想盧水胡留在河西之地。
無需多想,便知這個飽受魏國欺壓的部落,每個部眾都願意為“北伐逆魏、克復中原”盡心盡力。
且他要顧全域性。
讓盧水胡留在河西且善待之,日後必然會誘發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