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的軍營,因為依著小水泊而落的關係,呈現狹長形。

面寬約六十餘步,長卻有近三百步;僅前後留有出口,不設側門。

軍營內士卒所棲夜的軍帳,左右並列而設,中間留出約莫三十餘步的通道,供車馬及士卒通行。

如此置營有諸多弊端。

譬如遭到襲擊時,過於狹隘的通道無法讓士卒在第一時間支援,而從後門繞來又太耽誤時間了。尚有若是不慎走水了,擁擠的軍帳會讓火勢會肆意蔓延,救之不及。

甫一衝入營地的王秘,見到漢軍如此佈置,心中不由暗道了一句:“此乃天助我也!”

夜襲,乃是出奇。

以出其不意的驟然來襲,在敵方將率沒有時間組織防禦的情況下,一舉衝破敵陣;再大聲鼓譟及縱火等,製造敵方士卒的慌張,讓他們倉皇而逃、演變成為類似於“營嘯”的效果。只要此效果達到了,攻伐就是事半功倍了。

慌亂之下,敵方自我踩踏而死者比被誅殺更多,且士氣大崩下會引發許多人順勢投降。

自然,夜襲也是弄險。

軍中士卒多出身鄙夫,患雀目者比比皆是。

為了隱匿行蹤,夜襲本就不能打火把。在漆黑的夜裡,光將士卒領到敵軍營地前就不是簡單的事。

萬幸,此地乃是涼州。

黎庶們多是以農牧結合及漁獵謀生;患雀目症的並不是甚多。

且魏國在涼州駐守計程車卒,雒陽廟堂以糧秣轉運艱難,便在當地畫出田畝及牧場讓軍士自屯自給。羊下水等低賤的食物,士卒們還是吃了不少的,夜可視物的也不少。

這便是曹軍膽敢夜襲的倚仗。

王秘所領來的五千士卒,都是無有雀目症者!

這是十分恐怖的數目。

君不見,昔日東吳甘寧以百騎劫營,以魏武曹操的知兵之能,軍中士卒依舊驚駭鼓譟,以致往後退營而避之?

今日魏軍五千士卒來夜襲,以漢軍區區七八千步騎,尚能守否?

王秘覺得不能。

不僅是他已然衝入了漢軍營地內,更因為後方五里外還有夏侯儒親自統領的六千步騎。

那是打算偷營不利是,接應他回去的準備。

自然也會在偷營順利時,變成此戰“竟全功”的後續之軍。

“如計行事!”

王秘後顧,對著身側兩個都伯叮囑了聲,便舉著利刃身先士卒大步向前,“眾將士,隨我夷平逆蜀!”

“殺!”

曹軍整齊的咆哮,個個奮勇向前。

唯有那兩個被叮囑的都伯,領著本部從左右分出,燃起火把往漢軍士卒所棲的軍帳縱火。

而此刻的漢軍,剛剛得到金石之聲示警。

只見許多驟然被驚醒計程車卒,甲冑不整、不持刀矛的從軍帳內出來,見到魏軍已然湧入了軍營內,便驚慌大吼的往後方狼奔豕突而去。

沒有一人打算結陣抵禦。

臨行,為了阻擋魏軍追擊的腳步,竟連連掀翻沿路的照明火盆燃燒軍帳。

也讓營寨內徹底亂了。

火勢不到半刻鐘,便成為了燎原之勢,火光撕開了黑漆的夜空。

魏軍的喊殺聲,漢軍將率聲嘶力竭的呵斥聲與士卒逃命驚恐聲,還有後方馱馬等役獸受驚的嘶鳴聲,響徹了半邊天。

如此場景,魏軍只需要繼續驅趕著驚恐的漢軍士卒,便可以奠定此戰勝局了。

領著士卒勇猛向前的王秘,心中瞭然,也不由暢懷大笑。

一擊得手的喜悅,讓他忘了察覺,此番夜襲太過於順利了。

只不過,當他突前四十餘步後,便被擋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