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在邊陲之地計程車卒,大多都是抱著混點口糧養家眷,鮮少有封侯拜將的奢望。

抑或者說,九品官人制的推行後,那個關東高門世家佔據的雒陽廟堂,也看不到他們這些人的奮爭。

這種不滿的情緒,不僅在王秘麾下蔓延,隨著夏侯儒前來扼守此地的一萬兩千步騎,都隱隱有所腹誹。

畢竟,刀頭舔血計程車卒,本來就血性漢子。

只不過,軍心不滿歸不滿,動輒就梟首示眾的軍令還是要遵守的。

是故,漢軍連續挑釁了四五日,魏軍都沒有出戰的跡象。

這樣鄭璞隱隱有些可惜。

此地的黎庶都在魏國軍營後,讓他無法尋到一婦人服飾給夏侯儒送去........

不過,也無所謂了。

這幾日裡,他也在準備著強攻。

並非是攻防戰那種大黃弩、弓箭陣在後方壓制,前方士卒悍不畏死的填溝壑,推著攻城車、雲梯等器械蟻附攀爬的強攻。

這種戰法,士卒傷亡率太高了。

大漢消耗不起,他也不會已然完成牽制逆魏兵力戰略意圖後,還為了戰功讓麾下去送死。

乃是因地制宜的討巧。

逆魏夏侯儒所佈置的軍營,類同於雁行陣。

可以最大化發揮強弩等遠端兵種威力之時,為了保障強弩不會誤傷己軍袍澤,也會讓左右兩翼變得十分分散。

鄭璞便打算集中兵力,強攻其中一翼。

如此情況下,逆魏另一翼猶如虛設;而中軍也很難出兵來援。

畢竟,一旦他們前來支援,兵力太少無濟於事;兵力若是多了,也就演變成為兩軍在野外決死而戰了。

雁行陣這個弊端,許多宿將都瞭然於胸。

但卻鮮少有人加以利用。

因為攻打側翼,對於全軍而言乃是得不償失。

兵貴勝,不貴久。

將士卒銳氣盡數消耗在一翼上,相當於放棄了攻破敵全軍的打算。且將攻伐的時間及糧秣都消耗完了,亦然會無奈退兵,進而被敵軍尾隨追擊。

自古慈不掌兵。

任何略有些戎馬生涯的統帥,都會願意付出一翼被擊潰的代價,獲得一場大勝。

這便是夏侯儒膽敢如此排兵佈陣的緣由。

然而,他少算了一點。

鄭璞並不貪功!

他本來就不抱著能攻下金城郡的打算。

出兵而來,是為了讓夏侯儒不能遣兵去西平郡馳援罷了!

此地可否攻下營寨、斬首多少級,對他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

有則喜,無亦無悲。

自然,素以多謀善斷著稱的鄭璞,不會無緣無故便決定強攻的。他尋到了可以減少逆魏軍營扼守優勢的法子。

在平坦地勢上,逆魏軍營依託石木而修築,並不是很高。

而鄭璞領軍至此地後,也讓士卒從野外伐木歸來,修築自己的軍營。

兩者的區別,乃是鄭璞的軍營簡陋了些,且可以緩緩移動:漢軍的軍營乃是以帶著輪子的武鋼車與輜車為基礎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