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領著大軍離去時,特地囑咐了出城相送的鄭璞一句,“子瑾務必要堅守隴右門戶,莫讓我有後顧之憂。”

聞言,鄭璞心中對他的感激,瞬息間冰消雪融。

原來他的熱情與盡心,乃是擔心自己抵禦逆魏不利,耽誤了他沙場建功。

不得不說,魏延擁有一種特殊的品質,讓人無法對他心生歡喜。

不過,軍事才能卻令人心生敬佩。

接手駐地後,鄭璞及糜威等人都忍不住讚歎魏延所設的防禦工事,堪稱滴水不漏。

星羅密佈的防禦戍圍,環環相扣,將平襄城至長離水(葫蘆河)河谷串聯一條無有死角的防線。逆魏無論襲擊哪一處戍圍,都要提防著被漢軍左右夾擊。

這令鄭璞感覺很不好。

去歲就曾經大軍來襲、見識過漢軍防禦的夏侯儒,還會如他與丞相謀劃中所期待的領軍來襲否?若是逆魏不分兵來襲,那李嚴那邊想攻下西平郡就難了。

畢竟逆魏的涼州,常駐著五萬有餘的步騎。

再加上河西四郡的豪右私兵,臨戰時徵發六七萬大軍也不再話下。

唉~~

但願戎馬半生的夏侯儒,能輕視於我吧。

在巡視各地戍圍時,鄭璞心中也在期盼著。

只不過,他的期盼註定了要落空。

因為曾經任職曹彰驍騎司馬而仕途受挫的夏侯儒,最不乏的就是謹慎!

抑或者說,身為魏國涼州最高督帥的徵西將軍,他有資格知道一些機密之事,因而對鄭璞十分忌憚。

魏大司馬曹真給他轉來了關於大漢諸位將率的情報。

其中,以鄭璞的最為詳細。

且曹真還親筆在書後備註了一句:“此子,乃我魏國之大患也!”

如此評價,夏侯儒深以為然。

縱觀數年以來的戰事中,不管是鄭璞親自領兵的還是僅僅以身參與在內的,幾乎魏國都是以敗北告終。

有些戰事尚且能知道為何而戰敗,有些卻是敗得匪夷所思。

況且,曹真還給他轉來了私信,將去歲蕭關大疫的分析了一番。

沒有直言是因鄭璞而起。

但聲稱以將軍魏平與已故戴凌的行伍經驗,以及蕭關當時的氣候,絕不會讓軍中出現大疫。

當時,夏侯儒看罷,毛骨悚然。

也能猜到,曹真為何沒有將此事深究的緣由。

擔心會引發魏軍士卒的恐慌。

軍中士卒多為鄙夫,對未知的事物往往歸於鬼神。

若是讓他們知道漢軍將領能引發大疫,又如何能有膽氣與之對陣呢?

宣揚大漢狠戾,不也就是給士卒們灌輸鄭璞有神鬼之能嘛.......

秋八月末,關中戰事起。

漢衛將軍趙雲出褒斜谷,於秦嶺山脈中廣設旌旗,不停的遣兵小規模騷擾。漢左將軍魏延督領吳懿等部,合兵約三萬有餘出蕭關,兵鋒直指安定郡涇陽。

魏大司馬曹真,以漢丞相諸葛亮屯兵在漢中不動,乃移師親自鎮陳倉城。

勒令部將守備郿縣,堅壁清野,不可出城與漢軍作戰。

別遣雍州刺史徐邈、將軍魏平以及鮮卑禿髮壽闐領軍兩萬,前往安定郡協助夏侯霸與胡遵守備。

隴西郡,李嚴督姜維等部走積石峽進軍西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