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先機(第2/4頁)
章節報錯
趙雲如今想領軍去將之佔據,乃是攻伐涼州的綢繆。
為了日後能牽制逆魏馳援涼州的兵力。
因為只要大漢進軍褒斜谷了,逆魏便不得不在郿縣及陳倉城一帶屯重兵防備。
只不過,大漢上下都知道,趙雲的請命還有另一層緣由。
已經年邁的他,擔心自身也如李恢一樣,不知何時就忽然病故了,便會留下了遺憾:再也沒有機會領軍為大漢克復中原奮爭了。
唉,先帝劉備微末時便追隨的老臣啊........
無需言語,便會令人肅然起敬。
壯士暮年之請,老臣不願終死床第、冀望能馬革裹屍還的報國赤誠之心,丞相也不好回拒之。
是故,便招了鄭璞前來議伐涼州之事。
軍爭者,乃牽一髮動全身。
若是趙雲領軍入褒斜谷的小平地了,其他兵馬肯定也要隨之而動。
因為逆魏不會無動於衷,不可讓逆魏佔了先機。
再者,馬上就是秋收了。
一旦秋收入庫,各地糧秣開始往隴右轉運,攻伐涼州也要步入日程。
如今且先商議定謀,也算是未雨綢繆。
其實,攻伐涼州的大致戰略,丞相併不需要鄭璞來參詳。
抑或者說,以如今漢魏雙方對峙的戰線而言,所有人都隱隱能瞭然,有那些地方是可用兵的。
無非漢中的褒斜谷、漢陽郡的蕭關、金城郡的榆中縣、西平郡的積石峽,還有可以將逆魏西平與金城郡截斷的四望峽。
鄭璞覺得丞相召他,真正要商議的,乃是佯攻與主力如何排程的問題。
一路且思,且行。
日將中天時,鄭璞入了沔陽城。
就是趕至丞相所設的公署外時,卻被告知丞相還尚未歸來。
近幾個月,丞相都在忙碌著安置被強行遷徙入漢中郡落戶的參狼種羌,以及巡視各部屯田兵的秋收護糧事宜,幾乎不再署屋內。
不過,值守公署的甲士及小吏,似是已然被丞相囑言過了。
不僅將鄭璞映入署屋內就坐,將各地駐軍述表及細作探知的軍情奉上,還很細心的讓人送來了些吃食果腹。
約莫大半個時辰後,丞相方歸。
依舊是峨冠博帶的丰度翩翩,就是眉目之間,依稀可辨認出一縷倦色。
“璞,見過丞相。”
早就看罷軍報、正闔目養神的鄭璞,聽到腳步聲,便連忙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且坐。”
擺了擺手,丞相步往主位入座後,投眼而來略作打量,便打趣道,“多日未見,不想子瑾愈發精神軒翥了。莫非是督士卒演武,更讓子瑾心暢乎?”
“勞丞相惦記。”
亦然作笑顏,鄭璞拱手致意,說道,“乃是璞近日無有案牘勞神,且士卒操練及演武,又有麾下將佐督促,是故頗為閒暇。”
“呵~~~”
丞相輕笑出聲,佯怒而責,“身為督將,竟不思與士卒同苦,罔顧先前朝廷擢你為平北將軍之期待!”言罷,又輕輕頷首,發問道,“子瑾應知馬德信轉為庲降都督了吧?今蜀中僅蔣公琰一人主事,諸多事務繁瑣,恐憂勞太過。子瑾以為,何人可佐之?”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