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逆蜀尚有一部兵馬,動靜及去向皆不明。

乃領軍萬餘人的,備受逆蜀丞相器重的軍中宿將,高翔部!

因派遣人隴右的細作,傳遞迴來的訊息,與涼州刺史徐邈故吏內通的訊息,有衝突之處。

最早,逆蜀迫降隴西太守遊楚後,乃是高翔領軍駐守。

但鄭璞領著本部兵馬入狄道後,高翔部便移師至洮水東岸依山落營,以搭建浮橋的方式,與狄道隔水相望,互為犄角。

詭異之處便是在此!

萬餘大軍在嚴冬時節,外出城池而落營,事出何故邪?

於細作傳歸來的訊息中,聲稱高翔部落營之地,方圓十里皆有士卒巡視,警戒森嚴,擅入者皆縛之送至天水郡。

且此些巡視的將佐士卒,每日都是同一隊,不曾輪換!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乃是高翔不的軍營之內,每日所飄起的炊煙數量,隱約有萬餘士卒之餐。

然而!

隴西功曹蔣流以職務之便,獲悉及傳遞迴來的訊息,乃是狄道每旬運送至高翔部軍營的糧秣,僅夠千餘人所食!

數月以來,皆是如此。

此乃效仿昔日漢武都太守虞詡討伐羌胡之亂時,將孫臏的“增兵減灶”反其道而行之,每日增灶,偽作兵力強盛乎?

曹真耷眉闔目,徑自捏胡而思。

無數次統御大軍出征的他,自然知道糧秣對於士卒的意義。

無糧,軍必潰!

縱使孫武、吳起等人,亦無法統帥無糧之兵。

而彼尚不可稱之為名將的高翔,竟連續兩月讓士卒食不飽腹,仍能讓軍不潰乎?

此中必有詐也!

只不過,如若高翔部僅留千餘人駐守軍營,其餘近萬士卒又在何處?

莫非是,已經暗中歸漢中郡駐守矣?

曹真倏然睜眸,從案几上執起關於漢中、武都二郡的情報。

“十月中旬,逆蜀趙雲焚秦嶺棧道。”

“十一月初,漢中西黃金戍圍,增兵三千。”

“十一月末,沔陽縣約有兩千餘兵馬入城;褒中縣沿著褒水口修築戍圍,駐軍約莫三千。”

“十二月初,南鄭縣戍守之兵,增約莫兩千。”

“冬十月初,戍守武都郡的陳式部,聲稱運糧秣輜重入隴右,遣兵沿祁山道戒備,遏止郡內士庶不可踏足一里之內,為期近十餘日。”

................

“呼~~~”

再度細細看讀罷的曹真,長長的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