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羌計(第2/4頁)
章節報錯
如杜絕逆魏遣人來,利誘參狼種羌各部豪帥襲武都郡,斷大漢後路等。
不過,鄭璞並沒有直接給傅僉解惑。
而是託請姜維將傅僉當成扈從,攜往望曲谷見聞一番,以期他能自行參悟其中干係,日後遇事也能養成舉一反三的習慣。
對此,姜維倒沒有拒絕。
一來是丞相對鄭璞甚為器異,且戒言二人共事時多作商討,以求互有裨益之處。
另一則是此些時日,鄭璞給他的感官很不錯。
如從不倚仗履歷置喙他招攬羌人部落之事,且每每尋他問及逆魏軍陣戰法及西北羌胡風俗時,態度並無有因他乃降將而輕之。
子瑾為人,可深交之。
此是姜維心中對鄭璞的斷言。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鄭璞對他態度友善的最大緣由,乃是將他當成同道之人。
矢志不渝克復中原,無論時局有多艱,亦終不改初心之人。
況且,鄭璞對募參狼種羌去騷擾逆魏之策,持有不同意見。
倒不是質疑丞相的排程,亦不是不明丞相募參狼種羌的初衷,而是二人性情不同,而導致所謀有分歧。
丞相性情謹慎,以大漢國力太弱而持重,常行堂堂之謀,幾無弄險之舉。
對於參狼種羌諸部的態度,乃是哪怕他們不臣服於大漢,亦不能與之反目,免得他們被逆魏拉攏。
且先撫而安之,待日後攻下關中後,再徐徐圖之。
而性情狠戾的鄭璞則是不同。
他覺得臥榻之側,不可容他人鼾睡。
尤其是,得聞了逆魏將鮮卑引入關中右扶風。
逆魏既然可以為了對抗大漢,而將關中畫地給胡虜鮮卑;亦然可為了奪回隴右,將隴西郡許給參狼種羌!
如此一來,參狼種羌便成了大漢後方的隱患。
畢竟,指望寡文學、鮮禮儀的他們被恩義所圈梏,很不切實際。
與其終日防備著他們,讓後方始終有不安穩的因數,不如儘早除之!
是故,在趕赴來臨洮駐紮之前,鄭璞還私下求見丞相,獻上了兩策。
其一,乃是挑撥與分化。
先使人作流言離間各部落的關係,讓他們相疑。
再以他們“更相抄暴,以力為雄”的習性,暗中尋一二部落給與物資刀兵扶持,打破現在勢力持衡的局面,讓他們再度迸發兼併互侵之爭。
且大漢在隔岸觀火之時,可不停尋弱勢一方資助,便可讓他們陷入長久的互攻中。
哪怕沒有前來求依附,亦能積弱式微,無力威脅大漢的後方。
另一,則是遠交近攻、借刀殺人。
盤踞在西海、西平郡境外的燒當種羌,部落勢力早就蔓延到了隴西河首之地,且與參狼種羌爆發過爭奪支賜河谷與西傾山等牧場的戰爭。
不若暗中結交燒當羌,以蜀錦茶葉及刀兵等物為利誘讓他們南下拓展牧場領地。
將參狼種羌各部拖入戰爭泥潭中,讓其未來數年之內都無暇分身,無法參與漢魏雙方相互的征伐。
甚至,會有一些戰敗而失去牧場的部落,率眾前來求大漢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