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親征(第2/4頁)
章節報錯
且,他至街亭後,令將士塞道落營,修繕防禦工事時,順勢將中軍大帳安置在了陣線的百步後,聚將士而誓。
曰:
“可復中原,在此一戰!逆魏來攻,必然兇猛。敵至百步,我扶大纛觀;敵至八十步,我為諸君執鼓,敵至五十步,我披甲與諸君共戰!”
一國之宰,竟誓與士卒共存亡!
如此慷慨昂揚,讓將士們皆動容不已,亦山呼死戰不絕。
臨其他個司其職的別督,如吳懿與陳式等人,也早就胸中迸發豪勇。
因丞相授兵與他們時,還囑言道,“我臨街亭,阻逆魏援軍,哪怕戰至一兵一卒,亦不會後退半步,望諸位早日傳來拔城捷報!”
這些大漢中流砥柱的宿將,安能不感銘五內,誓死以戰邪?
鄭璞亦然如此。
畢竟,促成丞相親自去街亭,乃他諫言引起的。
嗯,他如今正率軍在南安郡內。
隨著丞相的大軍,走至祁山建威時,丞相便讓他及馬謖等人,與魏延部合兵,轉西北向。
乃是進入燕子河(石營)翻過分水嶺,進入渭水支流山丹河谷(董亭),急襲南安郡治所??道縣(今隴西縣文峰鎮),從而截斷隴西與天水郡的聯通。
效果斐然。
大軍剛至,南安郡便城門大開,直接降了。
不過,此亦不意外。
丞相遣來此此地的兵馬,合兵有兩萬有餘。
其中魏延領兵萬餘,馬謖與吳班各四千,而鄭璞三千。
因攻打南安郡,只不過是沿路的隨手為之。
如魏延部,乃此取此道經過,北上走平襄縣,抵禦來襲魏國涼州的援軍。
馬謖及鄭璞部,乃是遣來協助攻下南安郡,之後便折東去堵蕭關道,以防曹魏過安定郡來援。
唯獨吳班部是往西,攻打隴西郡。
隴西太守,乃是遊楚。
字仲允,武威郡姑臧人。其父遊殷曾左馮翊功曹,故與曹魏名臣張既相善。
被仇讎陷害而死時,乃以子託付於張既。
建長後,被張既舉薦於魏武曹操,故受重用。
遊楚為人容貌雖短小,卻文武雙全,慷慨好施,能令人為之效死。任職隴西太守以來,吏民皆愛之。
見吳班領軍來,以城內兵寡,便招來吏民,聲稱巴蜀軍勢大難抵抗,讓他們以自己的首級,去投降得到巴蜀的封賞。
如此作態,讓吏民皆感恩戴德,涕淚齊下。
人人皆山呼,願同生共死。
是故,遊楚乃率領將士及城內青壯出,臨城列陣,投書於吳班。
勸說道:隴西乃是邊郡,巴蜀若是能抵擋住關中來援的魏軍,隴西吏民自然就投降了,何必率軍來強攻,徒然消耗兵力?
吳班得聞,覺得頗有道理。
乃遣人急報丞相,徵得許可後便退兵東去,與陳式共同攻打冀縣。
看似遊楚一番唇舌,就將漢軍說退了。
實際上,卻是不然。
其一,乃是曹魏在隴西軍的駐軍不多,影響不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