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督戰的他,無奈之下,只能斷尾求生,下令將戍圍關閉,將三百有餘計程車卒關在了戍圍之外,任憑漢軍殺戮或收降。

這種結果,幾乎與孟達失去白馬塞的影響無異。

戍圍內計程車卒,見素日裡插科打諢的袍澤,被自家太守所拋棄,人人皆心有慼慼焉。

士氣,不可避免陷入低迷。

決絕效死而戰之心,亦於悄然間崩解。

對此,申儀心中更加無奈。

他的選擇,於戰場之上乃明智之極。

畢竟,若不關閉戍圍,漢軍便驅著己方潰兵衝入戍圍內,一鼓作氣奪下!

兩權相害,取其輕也!

有何不妥之處?

然,軍中士卒多鄙夫,讓他無法辯解。

己方士氣低迷,而漢軍來襲將士頗多,恐難以抵禦的申儀,只得遣人前去請司馬懿來援。

一來,待司馬懿遣軍至,戍圍內士卒必然士氣回升。

另一,則是這些兵卒,乃他的立身之本,若是戰損得多了,哪怕曹魏放任他獨領東三郡,他都有心無力。

至於司馬懿,會不會遣軍來,到不需要質疑。

若是他被滅在此,漢軍長驅而至上庸,孟達部見援軍到,司馬懿想攻破那就難了。

只是魏延接下來的排程,卻讓他的算計,再度落空。

收降了戍圍外的魏興郡士卒後,魏延並沒有當即強攻洵口戍圍。

而是讓兵卒,將原先申儀用來修築防禦工事的石木,盡數堆砌在戍圍出口前一里,隨即便移兵繼續往魏興郡進發了約莫三里,落下營寨,埋鍋造飯。

將洵口戍圍與魏興郡隔開了。

意圖也很明顯,圍點打援!

亦讓申儀陷入兩難中。

屆時,司馬懿遣兵來援,漢軍與之戰的時候,他要不要率兵出戍圍兩面夾擊?

若出戰,士卒必損不說。

棄了地利而戰,他恐漢軍乃是在欲擒故縱。

比如倚仗著山道狹隘,以千餘精銳,抵禦住司馬懿遣來的援軍,其餘兵力則豕突自己計程車卒,順勢奪戍圍!

但若不出戰,哪怕漢軍被逼退了,他都無法與司馬懿交代。

東三郡被歸入荊州所統領後,督荊、豫二州軍事的司馬懿,完全可以“畏戰”的理由,斷定他不堪充當抵禦巴蜀前線的魏興太守。

然後,上表朝廷,如他兄長申耽一樣,將他調任別職,拔掉申家在東三郡的根基。

讓他想獨佔東三郡的野望,徹底落空。

唉.......

如之奈何。

申儀目睹著,遠處漢軍營內的裊裊炊煙,心中無比惆悵。

而在漢軍營地內,鄭璞駐足在一高聳山石上,心中同樣有縷縷憂思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