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出蜀(第2/6頁)
章節報錯
是故,那部曲督帶著十餘扈從衝前,配合很默契的,以合盾而擊之技,將他死死的困住,再拍倒在地,擰手而縛之。
任憑他目眥欲裂,狂怒而罵,也無人一刀下去避免聒噪。
與此同時,他的將旗亦被砍倒。
那些與魏延部廝殺得如膠似漆的曹軍士卒,見後方有敵來時,已然士氣大崩。待州泰被俘、牙旗跌落塵埃,皆戰心冰消雪融。
或有棄械而投降,或有些揮刃怒吼想與敵諧亡,或有奔入沔水中,想順流而遁去。
只是他們結局不好。
關興讓王平率軍在前,而令句扶率軍執軍弩在後,狙殺每一個企圖逃歸西城的曹魏兵卒。
不讓西城以及在上庸的司馬懿部,得知此地訊息,乃他的本意。
不然,他亦不會蟄伏如此久,一直待魏延都身先士卒了,才率軍殺出。
“賊敗矣!”
渾身浴血,兀自奮力突前的魏延,驟然覺得前方壓力一輕。
心中奇怪下,昂頭目視戰場,見曹軍牙旗已然不見,便駐刀而立,隨手抹了把臉上黏糊糊的鮮血後,捋胡縱聲大笑。
他已有許多年,未有如此暢快淋漓的執刃突前,決死而戰了。
“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無需魏延吩咐,漢軍各級將率,便吼出了瓦解曹軍最後一絲鬥志的口號。
隨著越來越多的曹軍士卒,無奈束手就擒,此地的戰鼓亦歸於寂靜。
因而,正想趨步向前,去好好誇讚關興一番的魏延,驟然止步。
他聽到了,後方的戰鼓聲聲催,隱隱入耳來。
亦倏然想起,後方的鄭璞僅被他授予了五百士卒,卻要拖住申儀所領的三倍之敵。
“你留於此地,收降俘虜。”
側頭對著部曲督囑咐一聲,魏延拔出插入土壤的戰刀,轉身大步而去,昂揚作聲,“左軍將士,隨我前去誅殺無義賊子申儀!”
“諾!”
整齊的鬨然應諾聲,震得沔水都不由泛起漣漪。
約莫六百餘將士,隨行在魏延身後,猶如一條蜿蜒下山的蛟龍,拖著長長的身軀,以千軍辟易的氣勢,昂揚疾奔而往。
事實上,他們若來得晚些,恐怕鄭璞便無力迴天了。
申儀所領計程車卒,命為曹軍,實為申家部曲。
每一人的家眷,都是申家的佃戶,皆是被安置在魏興郡各縣內,生死亦然掌控在申儀心念之間。
得知援兵已至,士氣大生,是故人人奮勇向前。
而鄭璞不過五百士卒,且不是本部兵馬。
兵不知將之下,很難做到如臂指使。
且,既然要為魏延據後,為了避免申儀別遣軍士通行,鄭璞不得不放棄依著山體結陣,選擇塞道而戰。
本來就兵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