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觀。

因備戰窺機奔襲東三郡,魏延乃率領將士東出數十里,駐紮在巴蜀稱為“赤阪”、曹魏稱為“丹口”之地。

乃是沔水東去,從大巴山與秦嶺山脈逼近處,衝擊出來的河谷,異常狹隘逼仄。

亦然是曹魏東進漢中的必經之處。

不管從關中走子午谷,抑或者從東三郡徑直來襲。

必然,如此山水相依的豁口,自古是防禦戍圍的首選之地。

自東三郡被曹魏奪取後,大漢便在此修築了戍圍。

地勢北靠秦嶺山脈延伸出來的龍亭山,南依沔水,扼守在秦嶺儻駱道入漢中郡兩個出口之間,遂成為漢中郡的東門戶。

戰略意義,與陽安口的戍圍並重。

且,與陽安口後方有沔陽城池為依託類同,此戍圍的後方,成固縣城池亦然修築在平坦之地,半日疾行便可馳援。

嗯,沔水蜿蜒至此,過龍亭山的峽谷名稱為黃金峽。

是故,此防禦工事,亦被稱為“黃金戍圍”!【注1】

經過此黃金戍圍的沔水,因河道驟仄,水流異常湍急,且險灘礁石極多。

無論大漢還是曹魏,都很難取此道大規模用兵。

大漢若兵出,順流直下,旦夕間抵達魏興郡的西城,可得奇襲之效。

然而,若是戰不利,想退兵則艱難無比。

若無斷尾求生,讓一二部軍決死斷後,則全軍不得歸。

且昔日魏武曹操劃分東三郡時,還沿著沔水河谷,於子午谷入口(池河)之西,設立了隸屬魏興郡的安陽縣(今石泉縣),作為防禦巴蜀的前哨。

今歸魏興太守申儀守備。

亦是說,魏延所謀的奇襲長安,很不切實際。

至少他很難做到,攻陷安陽縣時可全殲魏軍將士,不走脫一人歸去報信。

還好,決策者乃是丞相.......

目睹著浩浩蕩蕩的沔水,以及怪石鱗次櫛比的河床,鄭璞心中有些幸慶。

既是為子午谷不再提及,又是為諸葛喬不來此地。

嗯,丞相原本打算,讓諸葛喬同來觀戰的。

然而,鄭璞輕聲說了句“伯松兄似是身體有恙”,讓丞相才驟然發覺,諸葛喬因數月運糧而有幾分骨瘦形銷了。

是故,諸葛喬便留在沔陽處理案牘。

而原本,丞相讓他所攜帶的口信,便成了鄭璞代勞。

“子瑾轉言與文長,今歲畢,無論孟達是否舉兵,不管是否與逆魏戰,皆要率兵歸來。”

亦讓鄭璞瞬息間,明白了丞相之意。

翌歲初,誓師北伐!

不過,細細沉吟之,卻也不意外。

若不是為了等孟達舉兵,丞相在秋收畢時,便出兵隴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