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郡,劍門關。

碧空如洗,風清氣爽,白雲朵朵競相追逐。

讓落在連綿起伏的山脈的陽光,化作斑駁點點暈開,觸目皆光影流離。

夏季充足的雨水,讓山脈上的樹木們披上了新裝,顯得額外颯爽,和行走在這裡的人兒一樣生機勃勃。

一杆繡著“漢”字的軍旗,獵獵作響,往葭萌關進發於劍閣道(大劍溪峽)上。

劍閣道穿行於山脈之間,道路狹隘逼仄,讓推著獨輪車行走其間計程車卒,猶如一條紅黑色的絲線,連綿數里。

這是大漢新建號為“玄武”的別部。

此名號令人甫一聽聞,便覺得張揚跋扈,不類於丞相諸葛亮素日行事風格。

事實上,丞相最早定的建號,乃是“牂獠”。

與“青羌”、“賨叟”等一樣,取自於軍中士卒多為牂牁獠人之故。

然而,建號上呈於天子劉禪,授儀幟等物時,天子便特地手書於丞相,改為了“玄武”。

《禮記·曲禮》有云:“玄武,龜也,龜有甲,能禦侮用也。”

《左傳》有云:“玄武在北方也。龜、蛇二蟲共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

天子聲稱,改建號為“玄武”,乃是取禦侮北方之故也。

對此,丞相捋胡笑了笑,便隨之任之了。

而鄭璞得聞,則是心頗有膩歪。

玄武者,蛇龜同體耳!

於他心中,覺得天子改建號,乃是昔日見扈從乞牙厝生汲長蟲血,以及聽聞獠人素來稻飯蛇羹之故。

然也,鄭璞就是玄武督軍。

他亦然接到了丞相府調令,從梓潼涪縣取糧秣輜重,護送至漢中郡。

至於何時兵伐陰平氐王強端,依舊無訊息。

不過,鄭璞此刻心思,並不在攻伐上。

緣由乃是行走於劍閣道上,任何人都無法分心。

再心無所懼者,偶爾瞥一眼,棧道木欄外的深淵,都會變得專心致志。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自從先秦沿著嘉陵江(西漢水)開拓金牛道伊始,到後來發現更寬敞、更容易通行的白龍江河谷,如今從蜀地出武都郡的道路,全長約莫三百里(漢裡,後同)。

分別設立了四個關隘。

從南至北,依次為劍門關、葭萌關、白水關與關城(關頭)。

沿途皆是兩山相互逼近的峽道,抑或者河水衝擊出來的穀道,至寬處約四十里,最為逼仄處不足一里。其中,幾乎一半的路程,需要藉助棧道通行。

輕裝行軍,尚且心悸不已。

運送糧秣輜重,更是艱難無比。

哪怕是有了更容易操控的逼仄獨輪車,遇上沿途的步步抬高的石階,亦然免不了需要士卒手扛肩背而過。

劍閣道不過五六十里,若以平地行軍的速度,不過一日的腳程。

然而,鄭璞一行卻是整整耗時四日,才將那巍峨的葭萌關,映入眼眸中。

唉........

兵出關隴,北伐逆魏,乃我輩之志也!

然,若無法解決蜀地糧秣輜重,運送艱難的問題,恐難酬壯志矣!

做出了獨輪車,於轉運裨益亦是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