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失了分寸(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說這第一把火就因為班頭李照告病假燒得有點莫名其妙讓人不服,但第二把火再有人說不服就是找事了,畢竟又曬又潮熱的秋老虎的天氣裡,人家這位通判打擾沒在衙門裡喝茶聊天享福,而是和眾捕快連夜加班部署又親自加入捕快隊伍,親臨一線、與眾捕快同甘共苦,這樣的通判大人有誰見過?
這叫什麼,這叫民心!
若是“王稀泥”還在,這瓜田案根本找不到羅大,要麼就當無頭案處理了,要麼就以刑訊逼供瓜田裡的曾三認罪草草了事。
這個寧大人說重刑之下必有冤獄,因此要查詢定罪的證據,而不是靠大刑審出證據,就憑這點,讓人刮目相看,畢竟一般都不敢這麼幹!找到了還好,找不到憑白浪費時間和人力物力,有損聲譽不說,還得落個浪費朝廷銀子的名聲。
劉知府暗忖著,若是這個案子還是之前的王稀林通判負責,自己的頭肯定不會這麼痛了,唉!
海寧也看到了窗前站著的劉知府,自從孫子不見後,劉知府眉間就沒有開晴過,看上去憔悴,這些日子彷彿老了許多。
估計自牢裡的蘇安提出條件後,這個劉知府就沒有睡踏實,這不急匆匆叫自己來商量呢。
“寧大人,快請進。”看海寧注意到他,劉知府急忙出門迎接海寧。
這樣的禮數海寧還是第一次享受,她當然不敢理所當然承受,“知府大人快別這樣,有什麼事吩咐一聲就好了。”
進了屋裡,劉知府親自給海寧端了杯茶,心裡打著鼓,面上強裝淡定問道,“寧大人,瓜田案你看怎麼結合適?”
海寧捧著熱乎乎的茶碗,心底暗歎,來之前還聽見有人私下議論知府大人會不會“大義滅親”,寧可舍上孫子也要制裁蘇安這樣的歹人,以免出來再禍害別人。
如今看劉知府眼裡的血絲,眼底明顯的青黑,熱情迎接自己不說,進門還給自己端茶。朝廷歷來官階涇渭分明,外人眼裡劉知府這樣的做法那都是失了分寸,可見其壓力有多大。
聽小書吏孟珏私下說知府夫人給知府大人下了通牒,若是孫子有個三長兩短,她就尋了短見,死生都不與知府大人相見。
在官府裡,劉知府是父母官,在自己家人面前,他是一家之主,在孫子面前,他是爺爺,怎麼可能會坐視不管呢?
海寧思忖一下,“知府大人,這個案子怎麼結還是大人做主吧。”
雖然他盼的就是這個說法,但真要海寧親口說出來,劉知府還是有些吃驚,是不是意味著海寧同意答蘇安的條件來換取他的寶貝孫子歸來?
劉知府坐下來,又有些疑慮,這話若是之前的王通判在這裡這麼說那是不謀而合,可這個海寧這麼說他就不敢完全相信。
身為通判,人家有自己的方案,自己身為知府,也不能亂干預辦案。自己要那麼做了,這個海寧轉手一道摺子上去參他為一己之私而私縱罪犯,這可是重罪,輕則丟官,重則流放三千里,殃及後代。
這麼一想,劉知府才覺得自己方才頭腦發熱,現在有點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