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恥向東君更乞憐(第2/5頁)
章節報錯
在裁判的宣告聲中,兩邊的出戰人員朝場上走去。
“京大第一場選擇派梅墨寒,看來還是想拼一下。”邵傑說道。
劉銳:“這樣看來京大是寄希望於梅墨寒和陳克兩人聯手能拼贏張炎,而且陳克能發揮體力優勢,至少再贏一場。”
能打出八連擊,陳克在體力上的優勢毋庸置疑。
張陽:“這也是半決賽的時候,西京戰隊想要做到的,只可惜吳功華和趙立行兩人聯手還是失敗了,不知道今晚京大戰隊能不能再創奇蹟?”
......
“開始!”
隨著裁判揮動手中的旗幟,梅墨寒和張炎幾乎同時朝場地中央走去。
張炎單手持刀,刀體一側開刃,一側是厚實的刀背,刀背一側前四分之一部分也是開刃的,正是他家傳的無極刀。
無極刀是抗戰時期29軍將士們練習的刀法,是國術宗師李堯臣獨創。
因為倭寇善刺刀,我們的戰士在白刃戰時常常吃虧,所以那個時期有許多部隊專門邀請武術名家為戰士們傳授刀法。
大名鼎鼎的破鋒八刀就是滄州武術名家馬鳳圖先生為西北軍編寫的,錄入了當時的《白刃戰教程》,無極刀也是同樣的情況。
現代很多人覺得國術不能打,是花架子,殊不知械鬥才是武術的精髓,而至於國術到底能不能打,歷史早已證明過。
說回張炎,他是武術世家,傳下來的武藝是三皇炮錘拳和無極刀法。
張炎是從學拳開始的,但後來接觸到刀法後,因為痴迷於刀,所以變成主修無極刀法。
他手中的無極刀長1米3,比梅墨寒的苗刀短,所以一開局,梅墨寒扣了一又三分之一滴血。
兩人在靠近後,梅墨寒擺出一個雙手持刀的架勢。
張炎微微皺眉,這個架勢既不屬於苗刀十七式中的任何一招,也不像是清泉流的招式。
然後他很快就想起梅墨寒戰勝吳功華的那場比賽,對方當時擺出的就是現在這個架勢。
“劍法嗎......”
由於齊厲的欣賞,所以和張炎接觸的人給他說過不少和演武司有關的事,比如他就知道梅墨寒的家世非常不簡單,更知道這套劍法同樣不簡單!
梅墨寒以刀作劍,一刀直刺,如梅花綻開,帶著幾分清冷和朦朧。
煙雨月寒!
張炎揮刀應對。
知理級不同於有術,不再追求連招,而是追求破招!
在對劍理的掌握足夠深入後,知理級可以在面對對手時做出極具針對性的應變,也就是所謂的以無招勝有招,比如劍反就是標誌性的絕招。
舉個例子,面對陳克自創的連招,趙立行和唐缺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找到破解的辦法,而如果換成是知理的張炎,這個時間會縮短很多,甚至可能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不過張炎畢竟剛進入知理級,梅墨寒的這套‘煙雨月寒’劍法又只在眾人面前展露過一次,而且劍法本身是一代劍聖所創,所以張炎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破招點,只能選擇以自己的絕招應對。
兩人刀鋒相撞,都迅速完成變招。
兩連擊!
三連擊!
四連擊!
眨眼間兩人交手四招,這期間張炎不是沒有機會命中梅墨寒,只不過那對梅墨寒來說也是機會,他如果選擇出手,梅墨寒就有機會打出雙殺。
張炎要的是贏下京大戰隊,而不只是贏下梅墨寒,所以他沒有急著得分,反正拼連招他也不懼怕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