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禿耳朵不兜風(第2/5頁)
章節報錯
“還有云南的傣味香茅草烤魚。”
“是大鼠蝴蝶做的這道菜。”
“好,可以!”
說完,他就坐在沙發上。
“皮皮蝦,你如果現在有時間,我給講講外婆菜是怎麼由來的吧!”
“好哇!綠毛,你就講講吧!”
綠毛開講:一座山環水繞的鳳凰古城,一位長途跋涉旅途勞頓的遊人,一道當地老鄉家中可口的家常菜,平常而又美麗的場景。
外婆菜便與這樣的美麗有著故事般的關聯。
2002年,一名長沙遊客踏上了美麗的鳳凰之旅。
到達鳳凰已是傍晚,長途旅行,食慾不佳。這時的晚飯,多半會成為一天旅行的點綴。
然而,只幾分鐘就從廚房內散發出一股香味,令人頓生食慾。
端上桌一看,略顯昏黃的燈光下,這道菜透著山野味,吃到嘴裡鹹、酸、辣、脆各種滋味在香味的混合中美妙無比。
這位遊客本是做湘菜生意,遇到如此美味,自然要一探究竟。
原來這菜與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關。
相傳古時湘西各家女兒出嫁後,出嫁的女兒很難再回孃家省親。
於是,女兒出嫁之時,做孃的都會為女兒做上一份離家的菜鹹、酸、辣、脆、甜各種滋味盡在其中。
菜中滋味入女口,在娘心。因為慈母一片愛女之心,這道菜也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各遊客就是龍國的李記豐谷的李志祥先生,回到長沙後他一直無法忘記這道菜的清香美味與那個悠遠的傳說。
李志祥先生經過不斷摸索、改良,終於用湘西高山野菜配合近十種長沙綠色無公害蔬菜加入秘製調料,經過掐、曬、醃、炒多種工藝發明了一道美味的新菜品。
為了紀念那次難忘的湘西之旅,李志祥先生將這一新菜品命名為湘西外婆菜。
“這麼美麗動人的傳說,今天晚上一定去嚐嚐這道菜。”
“還有剛才綠毛說的那啥烤魚?”
“傣味香茅草烤魚。”
“對,就是這種烤魚,還是大鼠蝴蝶做的。”
“喵嗚……”
一會兒賈西貝回來……
你們別說,要以我的短貓耳去吃飯。
“那以什麼名義?”
綠毛問卡爾。
“喵嗚……”
讓我想想?
紀錄片導演戴維進來找動物警察們,看見圓而短耳朵的卡爾,他立馬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