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都安排!(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總放心,這一點我也早就有考慮,去年那一批畢業招進來後安排在了不同崗位歷練,今年應該陸續可以發揮作用了。”
“同時,我也會組織各個部門,迅速的把人員招聘計劃拿出來,趁著年前的時候,把招聘的公告發出去,招一些有經驗的人進來。”
說到這,楊冠斌笑了笑,“我們亙古集團的名氣目前已經完全開啟,要挖人招人,也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林曉聽完也是微微一笑,這點倒也是,在國內,因為他本人去年頻頻亮相成為輿論熱點的原因,亙古集團也是跟著出圈,名氣大增,這對於吸引人確實有相當的好處。
在國外,亙古集團雖然沒有這種名氣,但是恰逢納斯達克泡沫,大量網際網路企業倒閉,不少科技企業紛紛裁員,招起人來也相對容易一些。
而且,相對來說,人力資源成本也低一些。
就以喬磊之前在矽谷那邊招工程師來說,如果不是過去2000年的納斯達克泡沫,不僅要聚起上百人的研發團隊非常困難,就算能夠聚起,挖人的成本也至少要提高50%。
想到今年米國那邊形勢不僅不會好轉,而且影響還會持續提升,林曉朝著楊冠斌說道:
“一些海外尤其是米國那邊的人才,不管是工程師也好,管理、財務等方面的人才也好,可以依託獵頭公司,多挖掘一些。”
“我雖然一直也喊,要多自力更生,但是一些在海外鍛鍊過的人才,確實眼界和能力都比較突出,我們有條件要引進來。”
說完,林曉又趕緊補充道:“但是楊師兄也要叮囑多注意,並不是說海歸就一定是好的,一些拿著父母的錢出去外面混日子,然後找個公司刷刷履歷,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公司這邊堅決不要。”
“對於海外人才的引進,我們追求的是頂級的,能夠獨擋一面的。”
楊冠斌點頭笑道:“那是,林總,這一點我心裡有數,怎麼說我也在米國那邊呆了這麼長時間,對於這其中的門門道道,也瞭解一些。”
林曉聽到楊冠斌這樣說,也就放下心來。
他是覺得趁著這個機會,能夠引回來一些人才不錯,不過剛進入21世紀初,國內對於海歸還有些盲目的追崇,他可不想在公司裡有這樣的風氣。
接下來的大半天時間,林曉開始詳細的看起了公司的各項報表,雖然剛才在會議上,楊冠斌他們都已經看過了,但是說的畢竟沒有這麼仔細。
而且,透過這些報表當中,林曉也能夠看出很多在彙報中沒有體現的東西。
比如,在u盤的生產過程中,生產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這一塊,已經明顯有所下降了。
林曉看到這個資料,自然也會試著分析背後的原因。
這當中,最重要的一塊在於快閃記憶體的價格在降低,當初u盤剛推出來的時候快閃記憶體容量的主流還是16m,而去年的主流已經是32m。
按照摩爾定律,微處理器的效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這種規律放在快閃記憶體上也基本適用的。
&n的快閃記憶體晶片應該就會成為主流。
林曉一邊想著,一邊開始在本子上記錄,16m的u盤首先是要降價,按照之前價格來賣,對於消費者來說,就太沒有誠意了。
&n的u盤接下來估計銷量也不會多了,應該適時的抓緊清倉。
&n容量的u盤,還可以從金屬的外款換成塑膠外殼,開始走低價路線,這樣可以繼續保持u盤的市場佔有率。
u盤的技術含量畢竟不復雜,根據反饋,市場上已經又有一些仿製u盤在銷售。
不同於之前索泥的大牌子,這些很多是國內的小公司生產的,隱蔽性強,而且零散,以目前華夏的環境,很難杜絕。
亙古科技的態度依然強硬,這兩個月,已經幾次報案查處,起到了一些震懾效果。
不過亙古科技也確實需要一些相對低價的u盤投放市場,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n容量的u盤開發,也要提上日程,這樣才能夠搶佔先機。
畢竟,u盤技術專利授權給了不同的廠商,如果自己公司作為技術擁有方,在這方面還落後其它公司,其實說不過去。
看完u盤,林曉又看gpod,gpod的生產成本,較之剛上市時,也是有所下降,這個更多的則在於生產規模的提升後,降低了單價成本。
對於gpod,林曉倒也沒有想過要降價,畢竟上市時間還不到一年,還可以等到下一代產品推出後,再來調整。
至於下一代的更新產品,林曉也早就已經佈置下去準備了,所以也沒有在今天的會上討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