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施月帶來的這個訊息,也就沒有被林曉那麼關注了。

林曉是沒有太關注,不過外界對於這個評選活動卻是非常的關注。

12月13日,華夏電視臺透過各大媒體報紙以及官方網站正式對外公佈了華夏2000年度經濟人物評選活動的訊息。

這是華夏第一次有官方開展這樣的評選活動,一時間,倒是吸引了不少經濟界人士以及網民們的關注。

整個評選活動,設有兩個獎項。

第一個獎項是2000華夏經濟年度人物獎十名,是由一百名經濟學者和一百名資深的財經記者投票產生的。

第二個獎項是年度人物大獎,是在十名華夏經濟年度人物獎當選者當中產生,由得票第一的人當選。

同時,華夏電視臺還公佈了幾十名的候選人,不少人都是國內經濟領域赫赫有名的人物。

包括聯想集團的柳川治、海爾集團張睿閔、萬科集團董事長王實,國內的頂級經濟學家吳振輝等等,這當中,果然也有林曉的名字。

而林曉,的確也是這所有人當中,最年輕的一位!

其他人入選候選範圍,雖然也是一件大事,但是老實說,確實沒有多大的噱頭。

比如吳振輝,是國內最頂級的經濟學家之一,老爺子活躍華夏經濟領域多年,以敢發聲為人所知。

去年林曉在網際網路大會上發表網際網路寒冬論,因為本來議論就過於驚世駭俗,再加上有心人炒作,引發了不少人的質疑。

後來吳振輝在華夏電視臺財經頻道的一個訪談節目中,力挺林曉的言論,算是徹底的平息了當時的爭論。

再比如聯想的柳川治,那也是現階段國內赫赫有名的企業界大佬,聯想1999年已經是接近200億華夏幣的銷售規模,今年估計是接近300億的銷售規模。

再比如海爾的張睿閔,更是在華夏企業界名聲極大,海爾作為傳統家電行業的龍頭,全年的銷售規模應該已經是400億左右了。

這些人入選候選人,所有人都認為那應該是理所當然,所以對於媒體記者們來說,也就是帶個名字的事,並沒有什麼太多值得報道的。

可是林曉就不一樣了,林曉完全是2000年竄起來的新興人物,去年林曉發表網際網路寒冬論之前,雖然也有u盤、亙古網路,但是國內對於他知道的人並不多。

但是今年,隨著亙古科技gpod的火爆大賣,隨著亙古網路一個接一個產品的推出,林曉從4月開始,就一直是華夏經濟領域和網民們關注的物件。

現在,林曉更是以最年輕候選人的身份出現在名單裡,這自然是值得大家關注報道。

《林曉飛速崛起,入選華夏年度十大經濟人物候選》

《最年輕的候選者,2000年林曉書寫奇蹟》

……

類似這樣標題的報道,出現在了眾多的報紙雜誌上,傳統媒體關注的多,網際網路上就更是如此了。

正常來說,年輕點的網民其實對於這種評選並不太上心,可是在這裡涉及到林曉卻又不一樣了。

林曉在網際網路上的擁躉眾多,訊息一經發出,便引得了網上的熱烈討論。

更有不少的網民,呼籲華夏電視臺要開放網路投票通道,他們要給林曉進行投票。

當然,這自然是不可能的,華夏電視臺臨時搞網際網路投票自然是來不及了,但是這並沒影響這事在網上的熱度。

甚至在一些論壇上,還有網民自發的搞出了一個投票,而林曉自然是得票高居榜首。

一時間,林曉入選2000華夏經濟年度十大經濟人物的呼聲倒是非常高。

而且可以預計,這樣的聲音,還將持續到12月31日答案揭曉的那一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