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和王智喝酒稍微喝多了些,林曉起床後去亙古科技這邊比往常就晚了一些。

他這邊才剛進了公司,任小雯就走了上來說道:

“老闆,喬博士剛才來找了你,好像說是有什麼事要和你彙報。”

林曉想起昨天唐興昌聊起的話,也正想著找喬磊問問晶片研發的事,聽到這便說道:“叫喬博現在過來吧,正好我也有點事找他。”

任小雯聽到,立即出去叫人了,沒過幾分鐘,喬磊來到辦公室。

林曉招呼著對方坐了下來,隨即問道:“喬博,聽說你剛才找我?”

喬磊點著頭說道:“對,林總,我想和你彙報一下晶片研發的事。”

“經過這幾個月的瞭解以及嘗試,我覺得現階段,亙古科技要研發晶片非常非常難,如果光靠目前的狀況,即便是要完成主控晶片的研發運用,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喬磊這一開口,林曉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單獨投一個晶片製造廠華芯科技負責晶片製造,然後讓亙古科技來支撐晶片的設計研發,這是他之前所確定的路線。

這是因為亙古科技本身需要運用到晶片,這樣的研發有合適的場景來嘗試。

原本在他想來,u盤主控晶片相對來說技術含量不是那麼高,從這麼基礎開始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可是喬磊現在的話卻是往他的頭上澆了盆冷水。

“唐興昌教授那邊,似乎對於這一塊有些研究,說準備和你做一些交流。”林曉朝著喬磊說道。

喬磊點了點頭,回答道:“唐院士那邊和我聯絡了,我昨天已經和他做了個面對面交流,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我有所觸動。”

聽到喬磊說和唐興昌已經見過面做過交流了,林曉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喬磊這時候接著說道:“目前,公司要研究晶片,最重要的還是人!像唐院士這樣的頂尖專家,如果能有兩三個,再有一些高階人才,我們的研發進展就能全面提速了!”

“這段時間,我試圖搭起一個研究晶片的團隊出來,發現非常困難。因為晶片設計這一塊,專業性非常強,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是沒辦法做的。”

喬磊說到這,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才接著道:“林總,我說句不是特別好聽的,其實以亙古科技目前的研發團隊來說,和公司的名氣和整體的營收並不是是非常的匹配。”

“真正更強的研發人員還是集中在矽谷研究院那邊,國內的技術團隊雖然跟出去學習了,但是要有質的提升,還需要一個過程。”

喬磊說到這的時候,林曉點了點頭,其實這一點他早就已經認識到了。

公司成立的時間不長,前期開發u盤的技術主要靠唐興昌在掌舵,gpod的研發則是主要依靠矽谷亙古研究院的團隊。

之後,亙古科技最大的技術突破,大概就是對購買了東之的小硬碟技術進行的再次開發,完成了10g的硬碟研發。

這一塊主要是由喬磊和唐興昌一起牽頭完成的。

現在gpod銷售火爆,公司營收不斷攀升,相對來說在技術團隊這一塊的搭建,確實還是薄弱了。

尤其是自己原本打算把主要技術研究放在國內,可是現在看來要目前國內的技術團隊支撐起來,有點困難。

喬磊此時也正好說到了這個問題,他開口道:“林總,其實我理解你想把關鍵技術放在國內研究的這個想法,確實更可控也更安全,但是我覺得這個還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段時間,我也試圖透過從招聘來解決晶片設計團隊急需的工程師,但是非常困難。”

喬磊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國內現在做這一塊的人才太少了,我也曾經試圖看能不能從矽谷那邊引回來,人倒是也見一些,但是聽說要到華夏這邊來上班,不少都不太願意。”

林曉聽到後眉頭輕輕掀動,然後又在心裡暗自嘆了口氣。

單純論科技創新的氛圍以及對高階人才的吸引力,確實華夏現階段距離米國還有差距,即便是華人,願意從矽谷回國工作,也就只有張京、喬磊這些情懷感比較強的人。

更何況其他國家的工程師,要說服他們來華夏工作確實困難一些。

越是高精尖的人才,越是如此。

而晶片設計方面的人才,毫無疑問,都是頂級的人才。

林曉這時候將目光看向喬磊,詢問道:“喬博,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我建議前期,關於晶片設計團隊還是放到矽谷研究院,在那邊招一批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這樣整個的研發程序能夠加快不少。”

喬磊說完,很認真的看著林曉道:“我們公司做晶片研發設計是從零開始,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搭建的團隊也要從零開始,到矽谷那邊找工程師,無論直接招聘,還是從其他公司那裡挖人都更方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