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其實都是轉載黃志帆文章的,所以在標題上也為了符合文章內容,表達的比較正面。

但當這一事件開始流傳開來之後,網上卻並不是這樣統一的聲音。

“錢多沒地方花!”

“有免費的不用,還要花錢去買,這不是傻嗎?”

……

發出這些聲音的,有媒體、有網民,但更多的是網際網路行業內部的人。

對於一向習慣於免費使用各類版權的華夏網際網路人來說,林曉突然跳出來支援正版,無疑是讓其餘不少盜版的網站陷入到了尷尬的境地。

在這些人的有意炒作下,網上開始漸漸的出現不少看亙古集團笑話的聲音。

就在這時,又一條訊息被曝了出來,亙古網路花1500萬米元,購買了南高麗的一款遊戲版權!

1500萬米元的資料不準確,但是這並不妨礙這條訊息在網際網路上瘋傳,這一下,可就更是讓那些質疑的人坐實了亙古網路是有錢亂花、人傻錢多。

甚至有人專門發了個帖子進行計算。

“1500萬米元摺合成華夏幣,也就意味著是1.24億,《石器時代》上線正好一年的時間,這一年《石器時代》賺了有這麼多錢嗎?

如果單純從收入上來看,應該是賺了的,但是,亙古網路在這之前也就只有一個《石器時代》是賺錢的,其它產品都是沒有盈利,直到今年的qq商城推出才有另一個賺錢渠道,所以扣除公司的經營成本,這一年,亙古網路的淨利潤絕對達不到這個級別。

現在亙古網路把這個錢全部拿出來買一款遊戲,雖然咋一看沒有問題,嚐到了遊戲的甜頭嘛,準備再豪賭一把,但其實買過來的遊戲無論火還是不火,都很虧。

如果不火,這1個多億怎麼賺得回來?

如果火了,那不就分攤了《石器時代》的玩家嗎?其實賺的錢是不是一樣的?白扔1個多億出去。

再結合花1000多萬購買音樂版權的訊息,很顯然,林曉已經膨脹了,在當前米國納斯達克不斷下跌,全球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進入寒冬的時候,林曉認為他走的是和其它公司不一樣的路徑,所以沒有任何的危機感。

林曉曾經說過凜冬將至,但是當寒冬真的來臨後,他自己的表現,我只能說,說人容易說己難。”

這個帖子發出後得到了大量的評論以及轉載。

林曉支持者眾多,也有不少人進入到帖子裡進行反駁,表示網際網路是投資未來、林曉支援正版並沒有錯等等,但是在這樣的評論下面,反對者和支持者的聲音竟然能夠旗鼓相當。

10月8日上午,林曉在辦公室接到了王智的電話。

“林曉,網上這麼多人在發出質疑聲,要不要我的人介入?”

聽著王智的話,林曉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知不知道那個發帖的人是誰?”

“這個不知道。”王智在電話那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發貼的人沒有表露身份,我們一時間也無法核實到底是誰。”

猜測到了這個結果的林曉也便沒有太過糾結於這一點了,這年頭畢竟不像後世,什麼都是實名制。

“那就不用去管了吧。”林曉朝著電話那頭的王智笑道。

“對方連身份都不敢表露,想來也是怕後面出現反轉被噴死。”

王智這時候也嘿嘿笑道:“主要還是我們之前的戰績太輝煌了,不少質疑你的人,最後都變成了笑話。”

林曉笑了笑沒有回答,至少在現階段,網際網路這一塊的眼光,全世界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想看自己笑話,最後變成了笑話的原因。

他此時沒有讓王智的水軍入場,也是有原因的。

今天早上,林曉已經接到幾個業內人士打來的電話,詢問是不是真的花了這麼多錢去買遊戲版權。

這當中就包括葉克永、丁壘等人。

這說明即便是這些業內大佬們,對於林曉的舉動同樣不理解,他們不清楚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收緊褲腰過日子的時候,亙古網路反而是大手大腳的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