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我們甚至可以幫這個發帖質疑的人出一些理論依據,比如要實現這一點在技術方面的主要困難等等,那網民們肯定就更關注了。”

王智這時候將目光朝向林曉,然後接著說道:“這時候極有可能網上的評論就會分成兩個陣營,一種是對林總說的這個資料有一定的懷疑,另一種就是覺得林總既然在電視上敢這樣公開講,肯定不會作假。”

“不過因為有林總的名氣放在那,估計這樣的人不多,就算有些人心裡有話也不一定說出來。但是沒關係,別人不說,我們可以自己說,反正就是在網上給大家造成一種印象,有人在質疑林曉說話的真實性,這時候另一方的人肯定就不願意了,極有可能就會在網上起爭論。”

王智越說越高興,“這樣一來,關於百度搜尋的熱度就高起來了,大家的關注也就更高。”

“到時候,我們可以請媒體做個專業的測評,用結果說話,不僅平息網上的那些質疑聲,也會讓那些支持者認可百度,這樣百度的影響力也就起來了。”

李巖鴻聽完後,立即眼睛大亮道:“咦,這個點子不錯,反正我們的技術到最後也經得起專業的測評。”

而從燕京大學出來的陸建國教授則是兩眼發愣,還可以這樣玩嗎?

相比之下,林曉算是正常的,之前就隱約的猜測到了王智想準備用什麼套路的他,此時笑呵呵的說道:“可以啊,大智,已經學到些門路了。”

王智聽完又是嘿嘿一笑,“跟著你一起搞了這麼多次,當然要學到點東西了。”

李巖鴻和陸建國兩人此時目光也都看向了林曉,從林曉和王智的對話中,他們也聽出來了些東西,敢情王智的這個做法還是從林曉那裡獲得的靈感。

不過一想到林曉手裡幾個產品的覆蓋面,他們心裡也就釋然了,無論是hao123還是愛遊網、qq,只要是林曉介入了的領域,那都是絕對的霸主地位。

想到這一點,再結合林曉剛剛說的要儘快確立百度在國內搜尋在的統領地位,兩人心裡都有些激動起來。

林曉也沒有和兩人再解釋以前的那些事,看到幾人此時將目光投到自己身上,他當即拍板說道:

“行,就按照這樣個方法來操作,這種方法看著簡單,宣傳成本非常小,但是取得的效果卻是非常好的。”

說完,林曉又轉過頭向王智說道:“大智,這事就直接你來做吧。”

“好嘞!”王智興奮的應了下來,做這種事,他那裡有一幫子人呢。

說幹就幹,王智當即回到了電腦面前,找出了之前自己剛剛看到的一個帖子。

此時,已經越來越多上網的人陸陸續續從各個方面知道了林曉又做了一個新產品叫百度搜尋的事,也慢慢的開始了體驗,但是這年頭不少人上網還屬於小白階段,也不查那麼多東西,還沒有搜尋習慣,確實也還體會不出這東西的好來。

只是知道有這麼個玩意,林曉說很牛逼,他們也接受了。

到了晚上,在最近慢慢火起來的天涯論壇裡,一帖子突然被人關注到。

《林曉口中的百度搜尋資料是否有誇大其辭?》

“5倍的響應速度、上百倍的搜尋資料,關於百度搜尋的這個介紹是否太過誇張了?”

這個帖子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內容,就只是這樣輕描淡寫的說了下。

但是緊接著後面一個回覆則是被人給瘋狂的頂了起來。

“簡單說幾句,林曉目前已經成為國內追求創新的代名詞,他公司的電子產品和網際網路產品也非常好用,剛剛體驗了百度搜尋,發現的確很不錯,既乾淨、網頁多,搜尋的速度還挺快。

但是從技術討論的角度出發,林曉稱百度的搜尋反應速度是國內現有搜尋的五倍,搜尋數量則是上百倍,這確實有些誇張……”

隨即王智在後面用一些看似有著資料支撐的話,對於搜尋引擎技術進行了簡單的描述,總的來說就是概括一個觀點,要做得更好一點容易,但是要提升到這麼多,則是有些困難。

林曉這兩天在全網那是多火啊!已經晉級為華夏青年偶像的他,這兩天可以說是收穫了一批擁躉,這個帖子一出來,立即就被人關注到,隨即點選回覆居高不下。

不得不說,經過近兩年時間跟在林曉身邊做產品,而且平時也是負責各大論壇的宣傳,王智對於這一套,已經非常的熟練了。

他的帖子雖然從質疑的角度出發,但並沒有去貶低林曉激起網民的反感,相反,他還先讚揚了一番包括百度搜尋在內的產品,而且還套上了從技術討論的角度出發,看起來無比中立。

這個階段上網的網民們固然有很多的確是懂計算機技術的人,但是更多的則是在並不太懂電腦的小白,就是懂計算機技術的人,也不一定對於搜尋技術很瞭解。

再加上王智還特意組織了一小部分人,開始對帖子裡的內容分析並贊同。

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在相關的討論中,果然就有一些人看完帖子,內心開始動搖。